长了芽便不能吃。可是这番薯藤蔓却是能用来果腹的。” 官吏的话点到为止。 岑山县令感激地冲他一拜,一行人便背着无数亲朋乡邻活命的希望,转身踏上了归家的路。 第128章 一道圣旨 今年刚入六月里, 穆空青便一日日忙了起来。 原因无他,春耕时种下的那批土豆,已经陆续开始成熟了。 还未到秋收交税之时, 各地的折子便已经如雪花般飞往京城。 到了秋收时节, 番薯与第二季土豆同时成熟。 各地歌功颂德的折子恨不能直接淹了京城, 听闻还有一偏僻小县的百姓集体向京城的方向跪拜, 以谢活命之恩。 穆空青手上收到的拜帖更多了。 穆空青当初送吃食时半点也没藏着掖着,如今从穆空青得了这番邦吃食, 再到大炎境内的百姓具都种上高产粮种,过去也有两年了。 只要是在京城为官的,就是消息再不灵通,对于这高产粮种的来历, 也该有所耳闻。 穆空青平日里与人交际不算多,除却他通政司的同僚之外,便是如张华阳、杨思典这等老熟人。 如今到了这鲜花着锦的时候, 穆空青素日里的低调行事便起了作用。 多数人即便是想要攀附, 一时间竟也找不着门路。 能同穆空青说上话的,要么便是他多年好友, 不会拿穆空青当做人情。 要么便是同样位高权重, 等闲人攀附不上。 不少人找不到人牵线搭桥,想同穆空青扯上干系便只能往他府上递拜帖。 穆空青深知何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大炎百姓种植新粮种尚未满一年,还不到真正论功行赏的时候, 这会儿不低调点儿做事,只怕要为将来埋下隐患。 于是这成百上千张拜帖递来穆府,穆空青最后也只见了永嘉书院的几个学子。 这也是永嘉书院的老传统了。 当年穆空青他们参加会试时,多数人都是劳烦在京为官的学兄帮忙寻的客栈。偶尔哪届学子运气好, 赶上有学兄调任入京,还会用官船稍上他们一程。 而这些入京赶考的学子们为表尊敬,也都会往学兄们的府上递上拜帖。 自然了,多数情况下,在考完殿试之前,这些拜帖都是要石沉大海的。 穆空青之所以会见他们,也是因着他们这群应考学子来得太早,会试题都还没出呢,远远到不了需要避险的时候。 据这些学子所言,他们其实今年三月便已经动身了,名为赶考,实为游学。 此行一来是为了去广粤,二来也是想在路上亲眼看看高产粮种的收获。 只是没想到如今官道修得通畅,抵达京城的时间也比他们预料中要早得多。 来都来了,他们也不好半道再折回书院去,便也只能在京城安置下了。 然而这些学子们都不是京城人士,这些日子里于学问上有了疑惑,也寻不到人指点,便只好厚颜前来请教学兄们。 穆空青听完之后秒懂。 为了押题来的。 近年来大炎发生的大事拢共只有这么些,还桩桩件件都同穆空青脱不开干系。 他们于这些事上有了疑问,还恰好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不来找穆空青都说不过去。 只是叫这些学子们没想到的是,穆空青居然还真的愿意见他们。 穆空青虽然只在永嘉书院待了六年,但他对永嘉书院的感情却不输任何人。 爱屋及乌,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