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不由无语:“你们不是也拿到报纸了吗?没看吗?” 姜沃:……不好意思,光研究纸去了,还没顾上看内容。 她很快低头在《大唐杂报》上找到了关键的一条—— 太子即将大婚。 第235章 曜初的报纸 姜沃认真看完了整份《大唐杂报》。 她看得很快,因这份杂报并不似现代的报纸,动辄就厚厚一摞——哪怕纸墨、印刷的成本压缩了很多,但生产能力还是有限的。 看完后,姜沃很是欣慰,对曜初更加放心了。 “杂报……”一点不辜负这个名字。 虽然姜沃从没有落于笔锋,直白跟曜初解释过她定下‘杂报’这个名字的缘故,但曜初显然是很明白。 这是份看起来毫不引人非议忌惮,甚至可以用‘很乖’两个字形容的报纸—— 与姜沃的第一份报纸是‘诗集特刊’仿佛,这份报纸的一半内容,刊登的亦是与朝堂政事无关的精妙诗文。 其诗文多选自京中各公主府、豪门显贵府邸组织的诗会。亦或是国子监、弘文馆等官学内报上来的上佳诗文。 不过……说是与政事无关,只涉及‘雅好文学’,但实际上,怎么会无关? 需知大唐此时的科举,还有‘行卷’这个风尚! 诗才、文名本就是贡举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举子们参加诗会、各处行卷,原就是为了得到达官贵人的赏识,为了出名,为了能科举中第。 行卷还只能投于一人。 但若是诗文上了‘报纸’,可就不仅在京中迅速风靡起来,更是能随着报纸到天下各州去。 这都是有榜样的力量的—— 当年姜侯在洪州滕王阁上一宴,随着第一份报纸通过驿站传于诸州,原本只在洪州当地有名的滕王阁,迅速名声大涨。 这便是文字的魅力。 且说,绝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再好的诗文,假如就静悄悄写在荒山野岭的石头上,没有人看见也终究无声无息没于天地间。 报纸就是将酒香送到各地。 虽说原先王勃、卢照邻等人诗文就多有传世,但只通过口耳相传,依旧是绝大部分诗文,天下大多地域皆不能至。 可如今,报纸是直接通过驿站到各州的。 哪怕碍于此时产能有限,到达各州的报纸数量还很少。但只要当地驿站、署衙、乡学等官员、 学子、文人能见到此等文章,自然少不得拿来吟诵赞叹。 群众的眼睛就是试金石,只要是好诗文,自是迅速就流传开来。 那次滕王阁宴之后,姜沃出海之前的一段时间,也算亲眼见到了什么叫‘大唐流行文化’。她到各州各地,凡有书肆之处,都见过那一份《诗刊特辑报纸》的手抄版以及雕版印刷版。 真可谓是衔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处处皆见。[1] 而当地署衙朝臣还罢了,但凡学子见了她的书令史天团,比见了巡按使本人还要激动,真有人拿着诗稿上来要签名。 当然,从姜沃的角度来看,并不只是报纸成就了他们的名声,更是他们的诗文成就了报纸。 恰如千里马与伯乐一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