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同意了张氏进东宫,为皇室开枝散叶。 由于东宫郭良娣怀孕,不便侍寝,轮到这个新鲜的张美人承恩雨露,几乎夜夜都不得闲。 太子白天忙政务,晚上忙着洒雨露,一个月上秤称体重,居然瘦了四斤! 当然,由于太子体重基数太大,少了四斤肉看不出来。 太子赶紧向父皇报喜,说儿臣瘦身成功了。 永乐帝回信,又是一通骂,说朕留你在京城,是要你监国,不是要你养生减肥的! 太子回信,说最近天冷,晚上批完奏折饿得头晕心慌,晚上吃了点夜宵,刚瘦的四斤又长回来了…… 永乐帝看了回信,顿时无语,正好汉王的小报告又来了,说东宫多了一个张美人,太子沉迷女色云云。 又是这种东西!永乐帝看了开头,就弃置一旁,懒得继续往下看,耽误时间。 永乐帝看了纪纲送来的密信,禀告了汉王跟踪世子朱瞻壑,却无意中撞见了胡家三口在牛首山打猎游玩,沐春差点暴露。汉王派人伪装乞丐暗中观察胡宅,想要挖出沐春,被锦衣卫阻止了。为了堵住汉王的嘴,纪纲亲自上门,又为胡尚宫担了一次虚名。 永乐帝看了纪纲的密报,心下不悦:汉王心太大了,居然把手伸向朕的尚宫身上,后宫是朕的后宫,就连东宫都刻意和胡尚宫保持距离,你去查胡尚宫的底细作甚? 再看到案头堆积如山汉王给太子打的小报告,永乐帝觉得再这样放任下去,汉王恐怕要越走越歪,是时候敲山震虎,要汉王收一收不该有的心思了。 此时永乐帝正在北平,时不时出征和鞑靼人交战,以防止鞑靼人乘着入冬来大明打劫,骚扰边关。这一次永乐帝出征,命皇长孙朱瞻基留守北平,一应北方的军事政务,都交给皇孙处理。 一时间,朝廷太子监国于南,皇长孙监国于北。在这个冬天,东宫全所未有的的得到了重视。汉王的心是哇凉哇凉的,他的小报告不仅毫无用处,而且还让父皇对东宫反而多了份信任。 为什么!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新的一年到了,永乐九年,刚刚开春,永乐帝亲征回到北平,对皇长孙监国于北的政绩很是满意,大手一挥,封了皇长孙为皇太孙! 听到这个消息,汉王心里是崩溃的。 第234章 生命潦草,我不弯腰 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是绝望。 朱瞻基册封为皇太孙的消息从北平传来那天,正下着春雨。 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汉王的心就像被刺刀狠狠的宰。 我是等待一个储位,还是在等待沉沦苦海? 汉王临风洒泪。 父皇册封皇太孙,就是认定了太子的储位不动摇。 无论太子是好是坏,有没有本事监国,父皇都认了。 汉王暗中指使手下上奏本,说皇上您还年轻,正值壮年,且已经立了太子,何必多此一举立什么皇太孙呢。 永乐帝早有准备,统一回复: 你们以前不是说太子身体不好,是个瘸子,万一突然暴卒,国本动摇,朝廷人心惶惶,并以此为由废太子吗? 朕现在觉得你们说的有一定道理,所以朕立了皇长孙为皇太孙,双保险,无论太子将来身体如何,会不会暴卒,大明都有现成的国储,让皇太孙顶上便是。 永乐帝擅长骚操作,这一招打脸,着实又快又准,反正话都是你们说的,服不服吧。 这下群臣悔不该当初上什么废太子的奏折了,真是自己打自己耳刮子。 永乐帝怼得群臣无话可说,只得接受现实。 汉王更不能质疑永乐帝的决定,天上在下雨,心里在滴血。 朱瞻壑打着一把伞,为父亲遮风挡雨,“父王,小心着凉。” 汉王一番争名逐利之心兜头浇了一盆冰水,顿时看起来老了好几岁,心灰意冷,叹道:“从今往后,咱们父子两个见到皇太孙,就要行君臣之礼了。” 一旦立为国储,就是君了。在皇家,国礼高于亲礼。皇族相见,需先行国礼,再行亲礼。 汉王比皇太孙朱瞻基辈分高,但是朱瞻基是君,汉王须先向朱瞻基行礼。 宝宝心里委屈啊!向太子大哥行礼就算了,谁叫他会投胎呢,早三年就去母后肚子里投胎了,可是大侄儿朱瞻基……瘦成一根竹竿的模样,身高才到自己胸膛,我还要向一个孩子行礼?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