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君他是科举大佬

第73节


    面对他的强势进步, 即便是那些与温元之有过节的夫子,也不得不对顾驰刮目相看,刷新了他们对寒门子弟的认知。

    而这些同窗学子,倒是不如乙班学生那样看不起人,他们出身最顶级的世家, 从小接受的教育,即便不认同某个人,也不会采用下三滥的手段。

    反倒是一些学子,惊讶于顾驰飞速的进步和令人难以置信的优秀, 纷纷对他送去善意,会向他询问河省的情况,真正农家生活又是什么样子,也会给顾驰推荐书籍、字帖等,相处的意外还不错。

    顾驰长的出色,平日衣食住行,虽不名贵,但干净妥帖,说话既不咄咄逼人,也不一味的懦弱忍让,学识渊博,眉目清隽,气质儒雅俊挺,和这些世家子弟心目中的农家人大相径庭。

    加上他气质清和,要是有心结交,很容易获得他人好感。是以,其他甲班学子,面对着顾驰这么强劲的对手,一方面你追我赶,另一方面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

    国子监的奖银也很丰厚,第一名三十两银子,第二至第十名以此递减二两银子。

    这些奖银其他学子看不到眼里,不过对顾驰来说,倒是一笔不小的银子,够他和叶溪几个月的花销。

    顾驰每次考核都在前十名,且不断进步,所以他在国子监的一年多时间,倒是获得了不少奖银。

    他像一匹黑马一样,冲进世家大族子弟的战场,浑身闪着耀眼的光,战无不胜,让人忽视不得。

    宴安之看到这种情况,特意给国子监全体夫子开了一次会议。

    “你们面前摆的数据,一份是近十年来外省学子占国子监全体学生的比重,另一份,则是每科进士人数中,外省学子、寒门学子考中进士的名额。你们好好看看。”

    十年时间,基本上和文正帝执政的时间没差多少。

    真是不看不知道,今个看着统计出来清晰的数字,在坐的各位夫子脸色都有些凝重。

    起初国子监里寒门子弟寥寥无几,可随着读书人愈来愈多,尤其是最近两三年,外省的学子比例不断在增加,间或也会出现几个寒门子弟。

    并且每科的会试,外省进士、寒门子弟的比重也在稳步增长,有时名次也会很靠前。

    虽世家学子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外省学子的成长。

    宴安之坐在上首,环视一周,“能吃上肉,又有谁愿意喝汤。陛下大力倡导全民读书,这世道,未必一直都是咱们上京城学子的天地。大家有排外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代表着可以认同。”

    他站起身踱步,“一滩死水毫不波澜,永远成不了什么气候。如若永远被世家大族把持着 ,真正受益的,只有说了算的那些人,其他人可能连汤,有没有命喝,还不一定。这两年陛下接二连三的动作,大家还看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吗?”

    这两年,除了有贡献的家族,文正帝严格管.控世家子弟买官、或者直接安排官职的情形,即便是有爵位的家族,或者是恩荫入仕,可若是子弟太过差劲,烂泥扶不上墙,也不能轻易获得一官半职。

    这样一来,世家子弟的处境也可称得上艰辛。

    以往家里有权力、有人脉的,读个几年书,从国子监出去就可以安排职位,可以这么说,世家子弟读书就是镀一层金,说出去名声好听,方便安排,可真正走科举这条路,成为进士做官的,上京城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

    别说进士了,就是举人秀才也没几个,即便他们学识水平已经达到,可人家根本不用走这条路、挤破脑袋的竞争,直接就安排了。

    可如今文正帝这么一改.革,直接受损的就是世家大族的利益,只能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做官。

    不少世家大族联合起来反驳,文正帝自知不可操之过急,双方各退一步。

    没有经过考核,就想直接做官,行是行,但也是有要求的,对朝廷或者百姓有贡献、去军.营里历练几年,或是背景深厚、人脉关系多、父辈或祖上有贡献的等,并且也只能从不太受重视的小官慢慢做起。

    虽放松了要求,可允许的名额有限,世家抢破脑袋,也就那么几个名额,大部分人不得不接受现实,乖乖的走科举这条路,和大周朝所有的学子一起竞争。

    下面坐着的一位夫子眉头紧皱,开了口,“祭酒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重视外省的学子?”

    宴安之点点头,抬手指了指天,“终究还是这位说了算,趋势不可逆转,尤其一味的排斥,倒不如好好的教导、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子。出身不可选择,即便出自寒门,这不是被人看不起的理由。我希望,大家首先要记得自己的老师身份,树立应有的德性,以身作则,正确的教导学子。寒门和世家,并不是对立面,各放异彩,才是为人师表应该做的。”

    他猛然抬高声音,双手背在后面,含着一股威严的气势,“若是哪位夫子觉得自己做不到,或是如周博士一样,不尊重学生,批改分数也不能一视同仁,把私人感情代入到教学过程中,那么,国子监M.ZzwtW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夫君他是科举大佬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