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现在宿谊还得苦哈哈的继续用毛笔奋笔疾书。 慕晏急冲冲的进宫,当然不是像宿谊所想的那样,因为金钱的事。 他认为,宿谊只是打着赚钱的旗号,“献策”而已。 而这两条策略,完全可以作为国策存在,可以解决现在昱朝的许多问题。 第一个,因地方被世家把持,信息流通各方面都有很大问题,造成政令不能及时下达的危机。 宿谊的提议,就是拓宽商路,鼓励商业流通。民间商人走南串北,自然会把各地的事传开。不过经商这种事,有很多难题。比如户籍,比如会不会因商废农。 农是国之本,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担心人口流窜,对户籍管理,对农业生产不利。 慕晏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在听宿谊说了“市场”和“统一”的关系之后,慕晏又有了新的想法,这种想法迫切的需要跟皇帝陛下分享一下,想来皇帝陛下很愿意将其作为今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好几代皇帝的施政方针。 这种能降低世族对地方的影响力的方法,皇帝陛下一定会很感兴趣——“世族叛徒”慕晏想。 第二件事,便是国库库银的问题。 在发行银币之后,国库中的钱财,自然从铜币变成了银币。而黄金虽然没有作为官方货币,但是在贵族彼此之间,已经国库存储的时候,也是存在的。现在的黄金,多是切割成可计量的金条保存。 现在国家百废待兴,虽然已经有欣欣向荣之意,但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完全入不敷出。世家拥有了大量的金钱,有些人甚至将金银珠宝撒进江河湖海中听响。世家又占据大量田地,也是不用缴税的。 而国库已经空虚,皇帝陛下已经动用了好几次私库来补充国库。 也还好开国时候收缴的汉室宝库和敌对世家财产的时候,得了不少金银。但这样下去,只出不入,也不是办法。 皇帝有些忍不住想要弄死几个世家的冲动,也是有国库空虚,皇帝自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些世家还把珍宝扔进水里打水漂听响声的缘故。 说实话,这种太过嚣张的,迟早会被弄死。 不过现在有了对外贸易这条路走,或许皇帝可以再忍耐一下。 当然,慕晏并不是觉得那些傻逼炫富的世家死了让他痛心,他只是觉得现在还不是和世家对立的好时机。先把视线集中在国内建设上更好。 原先慕晏没想到这些,是因为这时候的华国人都认为中原之外全是蛮荒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但是宿谊既然是国外遍地金银,随便拿出点什么都能换金子银子,慕晏肯定是相信宿谊的。 国外的确蛮荒之地,但野蛮的是人。至于地底下,也是有金银铜铁的。 慕晏不知道玻璃是什么,但宿谊不是说,国外最稀罕陶瓷了,烧点品质较低的廉价陶瓷,也是可以换金子的。 官窖为了烧出合格的御用瓷器,其余残次品都砸了。现在嘛,那些残次品,可以销往国外啊。 若是再往后面一点,比如明清什么的,这种想法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上层人士的脑袋里。但现在时间还早啊,大家的思想还开放着,没有那么多桎梏约束。 在汉代的时候,专门开拓了丝绸之路;在唐代的时候,海外贸易更是发达。而且汉唐时期,都热衷于对外扩展,知道外界很广阔,没有井底之蛙之态。所以慕晏能想到这么多,并不奇怪。 唯一奇怪的,大概是宿谊和慕晏两人脑回路差距有点大的问题。 宿谊只是想赚点钱,慕晏却从宿谊满嘴跑火车中提取出两点今后支撑了昱朝进入盛世的国策,而这也影响了后世的王朝,“农商并重”以及“奉旨出海经商”成为华国王朝常态,最后提前萌生了什么先进思想,就理所当然了。 这时候时间这么早,宿谊根本没想现在所做的事能影响到现代社会去。 但有时候,现实比想象中的更有意思。 慕晏进宫之后,就直接在宫里留宿了。 慕晏的下人还专门出宫,回到府中拿了几套衣服。 宿谊很惊讶,原来皇帝老爹也这么爱钱吗?不过这两人是不是太激动了,赚钱这种事,可以慢慢来啊。 慕晏一连在宫里留宿了五日,并且有一些人陆陆续续被召进宫中,跟着一起在宫里留宿。 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