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老家人因古老的婚礼习俗短视频走红,闹新娘、伴娘,各种折腾法,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觉得这样的婚礼很特别,有些游客专门前来观看,参与其中。 邯村不重视教育,孩子们念书念到初中,或者初中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只要孩子出门打工,证明孩子长大,过年回来就给他们介绍对象。这算是邯村另一个习俗,孩子第一年打工回家找对象;第二年打工回家订婚;第三年打工回家结婚,有些男女生了孩子再结婚。结婚证等到他们结婚很久后才回补上,女孩子们超过十**岁,家长就开始着急了。 原主读初二时,一群打工回家的同龄孩子,穿着皮衣夹克,运动鞋,花钱不像他,每日花几毛钱,心痛的不行,钱也不是每日都有,都要和父母磨尽心思讨要。打工回家的人带着他们到小卖铺,大手一挥,想吃什么,他们请客。辣条吃着,小雨点喝着,吃的那叫一个痛快。这些人付钱不心疼,晚上带着他们桥上喝酒、吹牛,吹嘘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多么好…… 原主听他们描述的场景太好了,辍学打工,原主初到了社会上,和大多数同伴的想法一样,看看外边世界,赚一些钱,打扮sao包,回家嘚瑟炫耀,娶媳妇生娃。 城市并不是像原主想象的那么好混,没有学历只能上厂房,和他一起来的同伴,有人当了保安,有人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有人和他一样,在一家小厂房干活。 原主现在才知道他们衣鲜亮丽的背后,藏着这些心酸。原主找到皮革厂,在里面做鞋,第一次拿到工资,六百块钱,足够他乐的。原主脑子好,长的好看,为人风趣,嘴又甜,得到厂长女儿另眼相看,两人好上了。 楚家父母急得要死,和儿子一样大的小子都有孩子了,儿子自从出去就没有回家,一直催促儿子快些回家,好给儿子找对象。 原主在大城市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思想日渐和社会接轨,没有着急回家,并且他已经有了女朋友,虽然遇到很大阻力,女方家长并不同意他们在一起。 楚家父母知道知道儿子找了一个城市里的女孩,他们由一开始的高兴,变成不满,女方一直拖到儿子二十二岁才结婚,简直想要他们老楚家断子绝孙。 原主咬牙坚持二十二岁结婚,他先在市里举办婚礼,然后回老家举办婚礼。在市里举办婚礼还好,可是回到老家,遇到各种婚礼习俗的碰撞。几个男人合伙闹伴娘,各种占便宜;污秽的话,调xi新娘,甚至上前mo新娘,不堪低俗的节目,还有人上前扛着新娘跑,措不及防亲新娘……原主发怒,父母、家人、相邻多说结婚闹一闹才喜庆,以后有多幸福,全看闹的多厉害,两口子日后的生活才能红红火火,总而言之,就是使劲闹腾。 这成为男人们闹腾的借口,村子里每一场婚礼,都成为新娘子们的灾难,或者一生的噩梦,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们无法改变。 洞房花烛夜,新娘新郎分成两个被筒睡觉,一个睡在床头,一个睡在床尾,新娘还要和一个陌生男子睡一晚上。 和雅虽然思想开放,她绝对接受不了这样的事,这是对她的侮辱,撂挑子不干,她不举办这样低俗的婚礼,直接被人按到在地上,强行占了各种便宜。 原主反抗,第一次感受到村里人的可怕,这还是人们称赞的朴素村民吗?分明就是魔鬼。反抗无果,被一群闹红眼的人抽耳光,耳内出血,一只耳朵失聪。 原主的家人、姐姐们站在看着,全当笑话,村里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婚礼结束后,大家又是一副和善模样。 婚礼被强行举办,和雅被这群人折腾的精神失常,原主带着和雅报警,没有证据,只有一个精神失常的人,无法立案。这个村子里的人否认原主状告,闹到媒体那里,反咬原主一口,和雅精神失常,也许就是原主逼得。原主被媒体乱写一通,村民不依不饶,要求原主赔礼道歉。原主名誉扫地,一群不知真相的人嚷着要原主还这些朴实村民公道,和雅父母和原主一起为女儿讨回公道,反受到牵连,生意一落千丈。 和雅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念头,在市里举办了婚礼后,跟着原主一起踏上邯村的火车,辗转小客车来到邯村。 “这是一个采风的好地方。”和雅一路上很新奇,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农村,周围的一切和她生活的环境截然不同,看着调皮捣蛋的孩子,凑在一起说话的婶子。这些婶子和她想象中的一样,不拘俗,说话干脆利落,磕着瓜子,靠在门上、或者树上唠嗑。 楚尘正在思索到底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