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2]人,为朱元璋同乡,自小家境贫寒,却由此而磨炼得性格坚毅,遇事善用脑筋。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当时隶属于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朱元璋回家乡招募兵士,二十二岁的徐达仗剑从军,从此开始了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 至正十五年(1355年),徐达因战功被擢升为镇抚。不久,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和州[3]事变。红巾军首领之一孙德崖因其部缺粮,到和州请求朱元璋资助,朱元璋以大局为重,收留了孙德崖的部队。而朱元璋岳父郭子兴与孙德崖素有嫌隙,知道后很是生气,亲自从滁州赶到和州训斥朱元璋。孙德崖听说后有些害怕,便打算悄悄地溜走,却被郭子兴派人抓住。孙德崖部下听说后大为气愤,一场内讧即将发生。 刚好此时朱元璋赶往孙德崖军中,打算为其送行,结果被孙德崖部将趁机扣住,并扬言要杀掉朱元璋为主帅报仇。徐达在城中听说朱元璋被孙德崖部将扣为人质,生命危在旦夕,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到孙德崖军中劝解,并请求代替朱元璋作为人质。后来经过多方调解,孙德崖、朱元璋均被对方释放,一场危机得以平定。 正是在这次事变中,徐达的舍身相救赢得了朱元璋的绝对信任,后来朱元璋羽翼渐成,雄霸一方,徐达总是位在诸将之上,长期担任最高军事统帅,为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立下了盖世之功,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第一”。 北伐事关重大,朱元璋事先作了周密部署,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第二步,“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第三步,“进兵大都”,灭亡元朝。 按照部署,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军由淮安北上,直取山东。同时,朱元璋麾下另一员大将征戍将军邓愈也率领军队进入河南境内,自襄阳向北攻打南阳,目的在于分散元军兵力,配合徐达主力军作战。徐达、常遇春的主力军非常顺利,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很快占领了山东全境,随即率军进入河南,兵分南、北两路,南路攻取归德、陈州、许州,与邓愈军会师;北路军则由山东郓城溯黄河而上,直逼军事重镇汴梁[4]。 先看南路军。当时驻守陈州的元将名左君弼。左氏最初是南方弥勒教彭莹玉[5]的门徒,红巾军起义爆发后,他聚众数千人响应,与巢湖红巾军赵普胜部势相联结,后因与赵氏不和,独据庐州十余年,为天完政权汴梁行省首领,曾经出兵相助朱元璋死敌张士诚,被朱氏击败。朱元璋发兵攻打庐州时,左君弼不能抵御,逃奔汴梁投降元军,后奉命防守陈州。 徐达南路军到来后,左君弼弃城逃往汴梁,母亲却被徐军俘虏。徐达对左母以礼相待,不但没加伤害,还主动将其送往汴梁与左君弼团聚。这一招怀柔战术相当有效,在左君弼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感激徐达释母之恩,开始在战降之间摇摆不定。 徐达大军很快包围了汴梁。守卫汴梁的主帅是元将李克彝。他看见徐军来势汹汹,志在必得,料知孤城难守,不免心中胆怯。加上知道另一守将左君弼无心恋战,担心左氏随时会倒戈相向。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李克彝不战而逃,趁夜色带领一万人向洛阳逃去。左君弼顺势开门迎降,徐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汴梁。 就在朱元璋大军锐不可当、风卷残云般攻城略地的时候,元廷内部正大搞派系斗争,元军各地将领各自为政,与元顺帝太子、朝臣党同伐异,相互攻打,乱成一团。为了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徐达提出了直捣大都的计划。朱元璋表示同意,并亲自绘制《征进阵图》交给徐达。 明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初一,徐达率二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向北挺进,一路摧枯拉朽,风卷残荷,锐不可当。七月二十五日,徐军进抵通州[6],大都东边的门户已经被打开,元朝京师近在咫尺。 大都即是著名的燕京,其东南面是广阔无垠的平原,西面是蜿蜒起伏的山峰,一直向东北方向延伸,直到山海关外。山间的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成为联结长城内外、大漠南北的咽喉。自古以来,这处形胜之地便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号称“山川形胜,足以控夷、制天下”,金、元两朝先后在此建都。到元朝的时候,大都已经成为中原的政治军事中心,更具有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 大都城中的大元皇帝妥欢帖木儿见徐军势如破竹,自知大势已去。七月二十八日,妥欢帖木儿在清宁殿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