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庶长子

第100节


跟夫人比。

    在读书上他可以做夫人的先生,但是到了跟武艺相关的东西上,那他就被秒成渣渣了。

    一般的男子,武艺根本就没法跟夫人相比,魏时在这方面也属于一般人。

    但是在官场上,魏时从初出茅庐的时候起,到如今的封疆大吏,都在不断的给人惊喜。

    尤其是做平江府知府的这五年,平江府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亲临这里来瞧一瞧,还是直接从户部统计的账册上来看,五年的时间,平江府的确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与此同时,平江府还带动着周围的地方一块儿发展,比如说他们的商品,已经卖到了邻地,甚至是外族人那里,这中间光是转运,就需要经过不少的地方,同时也带动着这些地方的发展。

    平江府换了那么多任知府,其中也不乏能臣干吏,可谁也没做到这般地步。

    朝廷这边早就好奇过有关于平江府的治理了,大靖朝有十三个府,最是偏僻贫困的平江府都已经跃居到中等水平了,如果能把这经验借鉴过去,能在整个大靖朝推行,想想都让人觉得激动。

    魏时把自己先前做的计划书,连带着自个儿的笔记都一同上交给朝廷了。

    读书的时候,他有做笔记的习惯,到了做官的时候,慢慢的也就把这习惯给改了,也就是后来到了平江府,各个方面都牵扯重大,由不得他不小心、不仔细,便又捡起了做笔记的习惯。

    把自己计划实施的每一条,已经在实施的每一条,以及带来的影响和反馈,全都如实的记在了自己的笔记上,好的经验要吸取,不好的经验就要避免了。

    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所有的经验都是只能是自己攒下来的,他要是不把这些东西记住,在同一个地方摔跤的次数就会增多。

    在诸多大臣的研究下,包括太子也都参与在内了,有关于航海伯对平江府的治理,确实是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并不多。

    有赖于平江府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缘由,这几份计划才特别的合适,可以说这就是为平江府专门制定的计划,不是其他地方改改就可以用的。

    令人惋惜的同时,又让人觉得敬佩。

    平江府的局面已经打开了,谁都想知道这么一个偏僻、寒冷、底蕴不足的地方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所以无论是皇上,还是太子,都不打算近几年把航海伯调回京城。

    这其实是有悖于两个人最初的计划。

    当今年事已高,纵然是帝王,也不可能真的活到万万岁,相反跟普通人比起来,他都不能够去刻意的回避自己老去和将会死去的事情。

    跟太子同龄的航海伯,各方面都很突出,太子也用得很顺手。

    这是皇上要留给太子的人手,在东宫做属官得到的历练毕竟有限,反倒不如放到朝堂上,甚至是到地方上也历练一番。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魏时被调到平江府就没指望着他能够做出这么一番功绩来,主要还是存了历练的心思,官员没有外任的经验,是很难再能够继续往上升的,另一方面这对于以后的路,也尤为重要。

    之所以选择平江府这个地方,也是基于这一点原因,大靖朝之前还从来都没有任命过三十岁之下的知府,如果要按重要程度给十三府排个顺序的话,地广人稀、偏僻又寒冷的平江府一定是排在尾巴上。

    所以皇上本来只是想让魏时在平江府待上两任的,多积攒一些经验,镀一镀金,再把人名正言顺的给调回来,日后作为太子的左膀右臂。

    可是看着如今平江府的大好局面,已经是不舍得往回调了。

    最起码现在不行,得多等几年,让平江府发展的更好,把这个有利的局面彻底稳下来之后,再考虑把航海伯调回京城的事情。

    事实上,对于整个大靖朝而言,不光是平江府在发展,其余的地方也在蓬勃的发展当中,真就如同民间的谚语那般,芝麻开花——节节高。

    大靖朝的各个地方,各行各业,也正在迎来开花的时节。

    只不过平江府在其中尤为突出罢了。

    ——

    第一个不够团圆的年,哪怕总人数增加了,也总是让人伤怀的。

    魏时一家想念在江佑府的魏远,魏鹏和魏达又何尝不想念自己的家里人。

    这两位不光是有自个儿的父母、长辈,也是有妻儿的人。

    平江府除了冷一些之外,条件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恶劣,更何况这还是住在航海伯府上。

    两个人也算是被娇养大的小公子,跟魏时当年比起来,小时候可以说是真的没吃过多少苦头,甚至在当地的同龄人里,无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属于佼佼者。

    


    

m.ZzWtw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庶长子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