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到大门口,用拳头砸门,大声冲外头叫喊起来:“来人啊,来人啊!” 他喊了许久,却没有人回应。 胤礽渐渐的有些绝望,身子倚着门柱滑落下来,坐在地上,嘴里喃喃着:“皇阿玛,儿臣想你了,儿臣想见你一面,皇阿玛!” 看到他这个样子,蓝齐儿有些难过,一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 胤礽仰起头来,夜幕下一轮朦胧的镰刀月,像一把尖锐的匕首,刺向了天空。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西郊的畅春园,康熙的病情突然加重,抽搐不止,隆科多下令封闭九门,全城戒严,同时让正在南郊天坛主持祭天仪式的皇四子胤禛急速赶来。 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此时此刻,康熙躺在帏帐内,体型消瘦,虚弱得不成人形,但是他的眼睛一直拼命大睁着,他在等待着什么。 巳时已过,胤禛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康熙身边,他伸手撩起帐子,呆呆地审视着病入膏肓的父皇。 康熙的呼吸很不均匀,胸口一起一伏着,双手在被子上痉挛地乱抓,很是难受的样子。 胤禛怔怔地看着眼前的情景,慢慢的,他冰冷的眼神变得潮湿起来,他俯下身,低低地唤了声:“皇阿玛,儿臣来看你了。” 康熙吃力地侧过头来,干白的嘴角一张一翕着,很微弱地问:“外面…是不是…起风了。” 胤禛扭头看了看窗外,遂即郑重地点头。 康熙的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弥音,嘴巴微张着,忽然朝他伸过手来。 胤禛连忙跪下身来,紧紧握住康熙一只手。 “皇阿玛,你安心静养,切莫悬念国事。” 康熙闭了闭眼睛,气息越发的微弱,苍白的嘴角却斜起一丝迷离的苦笑:“自秦以来…一千九百六十余年…称帝而立有年号的二百一十一人,在这些人当中,我玄烨在位最长,我已经很满意了!” 胤禛急吸口气,正色道:“皇阿玛说的是,皇阿玛在位之久,前无古人。” 康熙的眼神晃荡着,四散开来,又断断续续地道:“在位之人事繁,没有喘息的机会,享年不永,十分自然,我想日后也不会有人超过一甲子的。” “是,皇阿玛说的是!皇阿玛在位之久定会后无来者!”胤禛反复握紧了康熙的手,连连颔首示意。 康熙安静了一会儿,又撑着口气,羸弱地道:“我想再长些,再久些,也不过是个空,还是到此为止吧!” 胤禛的肩膀微微颤抖着,摇了摇头,勉力笑着,颂道:“皇阿玛万寿无疆。” 康熙死死地盯着他的眼睛,身躯鼓动着,有些吃力地说:“胤……胤礽,善待胤礽,还有……还有其他……其他兄弟。” “儿臣会的。”胤禛笑着,答应得很爽快。 康熙抬起另一只手,用力按在胤禛的肩上,咬着牙,再三叮嘱:“不要伤害,不要伤害他们,这是朕最后的请求。” 胤禛依然在笑:“皇阿玛,你累了,少说些话,省点力气吧!” 康熙的双手痉挛抽搐着,遗憾残留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胤禛,似乎想要看进他的心里去。 胤禛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微笑,他就这样一直看着,一直跟康熙对视着,直到对方双目圆瞪,咽下最后一口气,他脸上的笑容忽然消失了,变得异常安静,他抓起康熙嶙峋的手蹭在自己的脸上,忍不住失声痛哭,“皇阿玛,皇阿玛,您累了,儿臣知道,知道您太累了,您好好歇着,儿臣守着您,一直守着您。” 隆科多站在胤禛身后,此情此景,他忽然百无聊赖地仰起头来,有些迷茫困顿的样子。 “皇阿玛,皇阿玛!”胤禛伏跪在地,单手揪着前襟,哀嚎不止。 隆科多默默地看了他一会儿,转身过去,将一旁桌上事先准备好的龙袍端了上来。 胤禛泪流满面,痛哭不止。 隆科多站在他身后,安静地等待着。 康熙在十三日驾崩后,胤禛亲手替康熙穿好了龙袍,守卫畅春园的十三阿哥胤祥备仪卫,清御道,用銮舆将康熙遗体抬回紫禁城。隆科多护送胤禛回紫禁城守灵,同时昭告天下,皇帝驾崩,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其他皇子非经传旨不得进宫。其后六天,京城九门紧闭。 到了第七日,康熙的国葬事宜安排妥当,大行梓宫停放在乾清宫,皇城内外素缟千里。 十一月二十日,京城开禁,胤禛告祭天地,在太和殿登基,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雍正”,下令诏十四阿哥胤禵快马加鞭,回京奔丧。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