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一次,倒是没想到他记在心上了。” “姐夫对你可是很上心呢。”温思华打趣了一句,随后就被温琼华给追打出了房间。 侯府的丧事,和将军府的喜事却没有半点儿关系。到了八月,方家三表哥方继,终于在金榜题名之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四喜——洞房花烛夜。 温琼华和温思华虽然只是侄子侄女,但绝对是嫡系的,并且还是在百日热孝之内,就很可惜的表示不能去了。甚至八月份,温琼华的及笄礼,都因为这个热孝而没有大办。 不过,温琼华也不在意,反正该来的都来了,她一个现代人,也并不是太在乎这个礼节。甚至若是可能,她都愿意只是家里人一起吃顿饭,然后插一个簪子就完事儿了。 只是能给温琼莹添堵,温琼华还是尽可能的装可怜,在老太太面前卖乖了几天,还是请了不少的客人回来。 109、一年 二婶娘过世一周年之后,二叔父续弦的事情,就提上了章程。 温琼华原本对这件事情是没多大反应的,毕竟二叔父娶谁,和她都没多大的关系,温思华已经回江南了,她自己再有两年就要出嫁了,新来的二婶娘再怎么作威作福,也做不到一个出嫁的隔房侄女头上了。 唯一担心的是两个庶妹,但是,她出嫁之后,多给庶妹留下些傍身的银钱,再时不时将两个人接过去住一段时间,然后再给庶妹定了亲事,就差不多了。 可是,没关系不代表不能围观热闹。二叔父现在的条件,说好找也好找,说不好找,也不好找。一来他是侯爷,家里条件也不错,虽然说,账面上有些薄了,但是自从温云松接管了二婶娘嫁妆里的几个铺子庄子,已经是正在往“家庭条件富足”的道路上奔跑。 而四叔父也升官了,每年往家里充公的钱,也从两千两变成了五千两。三叔父不好意思只让四叔父提交家产,也跟着往上升了一部分,从一千两变成了三千两。 所以,侯府现在的财政情况,若是没什么大事情发生,基本上就不会出现赤字了。 这种条件,是肯定有大把的姑娘上赶着嫁进来的。 而说二叔父不好找,则是因为二叔父年纪不小了,温云松这个嫡长子都已经十五岁了,准备要说亲了。二叔父还有两个庶子,去年花姨娘生了个男孩子,奠定了姨娘里面第二人的坚实地位。这些加起来,还能说明一个现象——二叔父要奔四了。 古代人都早熟,二十当爹,四十当爷爷,二叔父这年纪,谁也说不准将来能不能生儿子了。再加上后院人数不少,真心心疼闺女的,谁愿意将闺女嫁给个半老头子?哪怕二叔父很是注重保养,四十岁的人弄的和三十岁一样,但是也改变不了他四十岁的真相。 二叔父本人呢,还是很想找个能给他带来好处的。 结果没等二叔父发表意见,二婶娘佘氏的爹娘回京了。回京的头一件事情,就是上侯府拜访,并且带来了一封信,是当年佘氏写的。 “什么?佘家的人说将佘氏的庶妹嫁进来?”温琼华一边躲在自己房间里喝绿豆粥,一边听粉青八卦,粉青两眼放光的点头:“是啊,佘氏的娘还将那个庶女给带过来了。” “不对,你等我算算啊,今年二叔父大概是四十岁,二婶娘就算是年纪小点儿,也定然是三十多了,她庶妹多大了?”温琼华皱着眉,很是疑惑:“不会是拖到二三十还没嫁人,就为了嫁给她姐夫吧?” “姑娘你想哪里去了,先皇六十多了还有孩子呢,那个佘氏的爹今年也不过五十多,十多年前照样生孩子。”粉青现在在说这方面的话的时候,也向温琼华学习,有些无所顾忌了。 温琼华点点头:“也是,那那位佘姑娘到底是多大了?” “二十。”粉青立马报上答案,温琼华摸摸下巴:“这个岁数也不小了啊,一般人都十五六订亲,十八岁嫁人,这个佘姑娘,竟然拖到了二十岁。” “大概是早就有着嫁给姐夫的计划吧。”粉青随口说了一句:“再说了,只不过是个庶女,有些人家,当家主母很是不待见庶子庶女,拖一拖他们的亲事也是常有的事情。” “嗯,接着说,老太太答应没?”温琼华点了点头,靠在软垫上,白嫩嫩的手一挥,让粉青继续八卦下去。 “老太太没答应也没拒绝,二老爷倒是有些不想答应,后来,温……二姑娘过去了,和佘家老夫人是抱头痛哭——佘老夫人说:‘我苦命的儿啊,你都长这么大了,定了人家没有?’,二姑娘哭:‘外祖母,您和外祖父这次回京,是再也不走了吧?’” 粉青唱作俱佳,中途还顺便换换音,表演的时候还配上动作分解,做出温琼莹往佘家老夫人怀里扑的动作,又做老夫人伸手摸温琼莹脑袋的动作:“佘家老夫人又说:‘不走了不走了,我若是走了,你和云松日后还不知道怎么过呢,我老太婆至少也要看着你们成家立业才能闭眼啊。’咱们家老太太听了这两句话,脸色着实有些不好看,二姑娘赶忙将话头圆了过去。”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