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沉思有顷,微微点头,显然是听进去了。 苏秦抱拳又道:“在下听闻老夫人生前不但四德俱全,而且乐善好施,慈爱祥和,不曾加刃于一鸡,见蝼蚁而避之,不知可有此事?” 昭阳连连点头,啜泣道:“先母的确如此。” 苏秦趁热打铁:“在下以为,亲人仙去,重在追远。所谓追远,就是缅怀亲人,送终尽孝。天下大孝,莫过于想亲人之所想,为亲人之所为。今老夫人仙去,在下以为,大人若行大孝,当想老夫人之所想,为老夫人之所为。老夫人仁慈若是,大人却以活人殉之,老夫人九泉之下得知,必不肯受!” 苏秦将话说至此处,且句句在理,昭阳根本无法反驳,只好埋下头去,有顷,似是经过慎重考虑,抬头道:“若是不行人殉,在下又当如何表达对先母的悼念之情?” “大人听说齐人邹子否?” “邹子?”昭阳问道,“哪个邹子?” “就是邹衍,提出天地万物皆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依阴阳之理生克变化的那个人。” 昭阳点头道:“听说过他。听说此人还有海外九州之说。” “大人所言甚是!”苏秦赞道,“此人当是今世得道之人,方面大耳,目光如炬,人长丈二,天生异相,广有神通,通晓阴阳两界,多次游历冥界,还与冥王义结金兰,是莫逆之交。苏秦有幸会过此人一面,听他详细讲过冥界情势,简直就跟阳世一般无二。据邹子所言,人生在世,生有阳寿,死有阴寿。积阳德者可增阳寿,积阴功者可增阴寿。车马仆役为阳世所用,器俑牺牲通行于阴世。牺牲以人,上怫阳德,下损阴功,有百害而无一利。正是由于邹子之言,中原列国葬习尽改,秦人殉以车马陶俑,三晋、燕、齐殉以牛羊牺牲。就老夫人而论,能得古稀阳寿,表明她生前阳德厚重。若大人殉以童子,在下窃以为,或会有损老夫人阴功,折去老夫人阴寿。” 昭阳惊道:“此言当真?” “阴界之事,”苏秦言道,“在下未得体验,是以无法断言。不过,依理推之,在下以为,邹子所言不无道理。古往圣人,自伏羲氏、黄帝至尧、舜、禹,不曾行过人祭。是以上古之人多长寿。人祭自夏始,至商流行,是以后世多短寿。今中原之人皆信邹子之言,废止人殉了。” 昭阳倒吸一口凉气,埋头沉思。 苏秦拱手祈请道:“大人何不顺应时代变化,在荆楚之地率先易俗呢?” “这——”昭阳迟疑不决。 “此举或可一箭双雕啊!” “一箭双雕?”昭阳瞪大眼睛。 “大人试想,若是不行人殉,于老夫人,既得清静,又积阴功;于大人,既彰仁慈好生之名,又开移风易俗之先,必将在楚名垂青史,德行千秋!” “嗯,”昭阳心里一动,点头说道,“苏子所言甚是。不过,此事非同小可,还容在下与族人商议!” “哦,是这样啊!”苏秦微微点头,看一眼诸人,不无理解地冲昭阳抱拳说道,“看来,你们楚人是族大于国了。照理说,大人在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行不行人殉,亦为家事,即使楚王陛下,亦是鞭长莫及,无法管至此处,不想难处却在族内。” 苏秦显然在用激将法,众副使心领神会,皆将诧异的目光盯向昭阳。 昭阳显然挂不住面子,朝外厉声叫道:“来人!” 邢才急跑进来,哈腰望着昭阳。 昭阳一字一顿,斩钉截铁:“送童男童女各回其家,每家赐一金安抚!” 邢才大怔,急视昭阳,见他面孔刚毅,毫无回旋余地,只好点头应过,快步退出。俄顷,苏秦隐约听到远处传来邢才的吩咐声和众家奴的跑步声,为安全起见,又坐一时,估计那些孩子皆被送走,方与诸位副使起身告辞。 返回途中,公孙哙由衷叹服,抱拳揖道:“苏子,您可真是铁嘴铜舌,三言两语,于顷刻之间,竟然就从虎口里救出了那些孩子!” “唉,”苏秦长叹一声,“救童子易,救楚却是难哪!” 众人皆惊:“此是为何?” “积重难返!” 翌日晨起,宫中宣见列国合纵特使,苏秦与五国副使入宫觐见殿下。由于令尹昭阳府中正在为江君夫人举丧,昭氏一门皆未上朝。自昭阳任令尹之后,属下各府多用昭氏一门,因而,昭氏一不上朝,朝堂上顿时空落许多。 苏秦等叩见礼毕,呈上中原五国的国书及求请合纵的约书。 太子槐拿起约书,细细看过,吩咐道:“诸位使臣,中原列国皆已纵亲,楚国自当入纵。不过,本宫年幼,如此邦交大事,尚要与众臣议过,禀明父王,三日之后,或有决断。诸位远道而来,正好趁这几日歇息一下,顺便品味荆楚风情。”转向靳尚,“靳爱卿,苏子及列国公子、公孙由你款待,不可怠慢!” 靳尚叩道:“微臣领旨!” 苏秦与众副使叩恩后退下,径回馆驿。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