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方针之后,才得了天大好处。 如今,儒家新生代的激进派,虽然明面上不怎么亲近吴明这个打压儒家的始作俑者,却是将王守明奉作儒家新一代的中兴之主。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此为知行合一! 即便是兵、法两家圣者,也将此当做新的圣人之言,尝尝以此教导弟子。 而众圣殿的各种政令,也都几乎于此有关。 唯有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方得始终! 可即便如此,无论是两大圣者,还是众圣,都未曾看出,吴明要走的道是什么。 道祖,终结图腾,开创神道之先河! 佛祖,虽同样是神道之祖,却是独辟一道。 儒祖,神道掘墓人,开创儒道,却未做绝,留下了神道一分气运,也并未占尽气运,给予了其它道统机会。 如此,才有了百家争鸣,人族盛世。 反观吴明呢? 修的是因果之道,与佛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此一来,算是神道一份子。 而事实上,两大圣者也从吴明身上,感受到过,清晰的香火愿力。 否则,也无法解释,其为何修炼如此之快。 众生愿力,众生护持,又是天地所钟的人族,再加上其本身就是天地的宠儿,想修炼慢都难。 可怪就怪在,吴明亲手送七十二圣贤上路,打破了人族对于神明的一点念想。 菩萨低眉,金刚怒目。 观这位的行止,菩萨普度众生的慈悲,也有金刚斩妖除魔的慈悲,更带着那么一点魔的疯癫和无法无天。 可偏偏,两人还从其身上,感受到了道家的无为和逍遥自在。 这绝非是仅仅佛道魔齐修的表象,否则的话,从未修持过儒家圣典的吴明,何以有浩然之气护体? 是的,虽然吴明从未显露过儒家手段,可其所作所为中,却有不少符合儒家治国理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核心,吴明几乎都做到了,近乎完美。 人族如今迸发出的盛世之象,便是最好的证明! 可让众圣百思不得其解,打破头也想不通的是,他们至今还未看透,吴明的道! 不是他修的因果之道,而是要带领人族走向何方的道。 就好比,道祖封神,打破图腾,驱逐混沌魔神,儒祖教化万民,广开灵智,破除蒙昧一样,都是有迹可循。 可吴明的道,就如人族如今迸发的盛世一样,让他们看不透,理不清。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韩圣思索良久,说出了八个字。 “你是说……” 陈圣瞳孔微缩,面色变了几变。 “那位的道,恐怕在三祖之上啊!” 韩圣目露惊色,不无感慨道。 “若真是如此的话,我人族……” 陈圣神色微动,隐有兴奋,忽又多了一分忧虑。 人族能有的新的大道,固然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却也代表着,要独**索,禹禹前行。 其中的坎坷艰辛,但看远古至今,只出了三位圣祖,就可想而知了! 更何况,要走这条路的人,还如此年轻。 “这些,就不需要我们去操心了,既然上了船,就看掌舵人的吧!” 韩圣面色一紧,沉声道,“我们,只需要全力以赴,帮掌舵人应抵御风浪即可!” “不错,此言甚合吾意!” 陈圣重重点头,目光落在了下方,目中寒光凛冽,森然道,“现在,就让我们先来探探路吧!” “杀!” 就在此时,喊杀声震天,千军万马如龙狂涌,悍卒追随主将冲锋陷阵,悍不畏死的冲向了漫山遍野的蛮族。 一时间,血腥气冲霄而起,染红了大地,映照了山河,侵染了苍穹云雾。 五年之前,人族士兵,多少从未习武的普通青竹,炼体有成者,可为一队之长。 面对全民皆兵,即便是幼年,都堪比人族炼体者的蛮族,几乎要付出血的代价,合四五人之力,才能抵挡住一个。 但现在,普通士卒已是炼体有成,凡一伍之长,无一不是练气大成,一队之长勘破意境奥妙,可斗蛮侯。 可在兵法战阵加持之下,一队百人兵卒,却是能围攻蛮王,乃至围而杀之。 更遑论,还有武装到牙齿的各种防具和兵刃,更是大大提升了士卒的生存和攻击力。 如此种种,再也不是以一面倒的情况,而是近乎横推一般,将战阵之法,发挥到了极致,随着主力精锐,横冲直撞,直插蛮营核心。 但见人族军阵,时而如一字长蛇阵,时而有尖刀队出动,时而有八卦封锁,将蛮兵分割包围,首尾不能坚固,进行着一面倒的屠杀。 万千生灵,顷刻间死亡,血肉磨坊,莫过于此!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