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韩熙载眯起眼睛瞧了一眼,翻了个身继续睡,理都不理。 宾客之一太常寺博士陈雍忙转身作揖道:“实在抱歉,昨夜韩公喝得太多了,这会儿估计还没醒酒。要不,二位先回,等下我等将韩公弄醒,转告宫廷召见之事。” 来的文官不断摇头,叹息道:“国事如此,你们……唉!唉!不说也罢!”说罢用力一甩袍袖,转身便走,好像有点生气。旁边的宦官提着拂尘,也赶紧追了上去。 等来人都走了,韩熙载这才悠悠醒转,盘腿坐了起来,一脸茫然道:“醉酒口干,给老夫取一盏茶水来。” 陈雍忙道:“方才来的人是陛下派来的,韩公知道了么?” 韩熙载一脸吃惊道:“哦?快,快,扶老夫去更衣。” 陈雍道:“可能是叫韩公去商议军务,这等关头,除此没有更要紧的事了。韩公,那刘澄的事……” 韩熙载不置可否。 旁边的同僚接过话道:“很多人都说,刘澄能耐不行。下官还风闻议论,说周军此时进攻江宁府的时机尚不成熟,目标可能是京口……刘澄主持东面部署,掌控水陆兵权,万一有所闪失……” 他又道:“惜陈乔去了南都,他要是在就好了,此人胆子大,陛下也愿意听他进言。” 边上另一个同僚忍不住牢骚道:“陛下自有主意!派遣刺客这等事,何曾问过任何一个朝臣的意思?现在我国在天下人面前哑口无言,全做了奸臣!” 陈雍不置可否,立刻闭了嘴。 状元郎黄璨却道:“国家危亡,陈乔虽然不在,韩公也颇为陛下看重,要不韩公联络诸公,联名弹劾刘澄。省得此人误国!” “弹劾?以什么名义?”陈雍瞟了黄璨一眼,“刘澄是陛下钦点的,就这么弹劾,连个说法都没有,凭什么?真要办这事,会非常复杂……黄郎君,刘澄能做东面部署,能得陛下钦点,在朝里也是有一批人的;否则陛下连他的名字都不能知道,您想得也有点太容易了。” 黄璨道:“那陈乔怎么敢直言?” 陈雍道:“陈乔幸好去了南都,否则他或许真要攻讦刘澄,在这种时候,利弊真难说。刘澄可能一时半会倒不了,为了自保反而分心到朝廷内斗,只会让局面更糟!就现在这样,还能先稳住刘澄,劝他稳打稳扎。” 韩熙载道:“陛下非昏庸之主,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也不能全怪君主,我们只要做好本分,遵陛下的圣意……哎哟,昨晚不该喝太多酒,现在头疼。不过老夫也不敢抗旨,快,快扶我去更衣。”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一) 京口对岸,江北的漕渠岸边,这里是从东京调动过来的大周军水师主力的中军驻地,主帅韩通。 韩通瞪着一双大眼,板着一张不可亲近的脸,面无表情地念道:“采石水师拟定显德五年腊月初九日出动,于初十发起对京口水面的进攻。令,扬州韩通部于初十晨,一同进攻敌军东面,应尽力突破漕渠封锁,全军进入大江;若成功,则戮力攻打敌军东侧。并授侍卫司都指挥使韩通临机决断之权。江南前营军府,郭绍亲笔。” 韩通念完,“啪”地将军令拍在桌案,抬起头来。 回顾左右,两列武将都转头看着自己,除了他一个人坐着,全部都站着。 韩通问道:“诸位有何看法?” 一个武将转头道:“打呗!” 韩通点点头:“这回别再出篓子,要打就长点心,谁再给丢老子的脸,让那姓史的有话说;再那样,老子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各位马上去准备,初十一早就出发。” 又有人问:“万一那边天气不好,或者风向不对,该何如?” 韩通冷冷道:“就算天下下刀子,也得把战船划到大江里去!” …… 江宁城南边的周军大营,中军帐中却只有寥寥数人,郭绍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几个人,李处耘已不在,他早上就离开去采石调动水师去了。郭绍自己也准备下午赶去采石水寨,此战事关重要,他想到水师船上鼓舞将士士气。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