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却是杨震极为不情愿的。先不说地理、气候,对作战的影响。单单就是按照自己知道的历史上,将远征军坑了一个半死的英国人这个极为不靠谱的盟友,就足以让杨震坚决反对了。 英国人让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并非是为了保护缅甸,更不是为了保证中国最后一条对外通道的畅通,以便给予中国人更好和更多的援助。而是让中国人替他们当替死鬼,为他们保护英国最重要殖民地的英属印度争取时间而已。 在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之中,英国人不但不配合,而且处处掣肘,处处拆台。甚至公开掠夺远征军的物资,运往印度为自己所使用。不仅美国人给予中国的援助被掠夺,甚至就连中国人进口而囤积在缅甸港口的物资,也被英国人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统统都炸掉,或是压根就干脆丢给日本人。 英国人对重庆方面尚且如此,对待抗联恐怕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的。就算不能说暗中拆台,但是事事掣肘却是肯定的。就算英国人真的给予全面的配合,但是以英国陆军低劣的指挥水平,杨震也不会将自己的部队交给他们去指挥的。 最关键的是,英国人所谓的全面配合。按照他们自顾着自己利益,从来不顾别人死活的民族特性来说,无论他们说的再好,也是基本不可能的。英国人口中所谓的大英帝国的信誉度,在杨震眼中可以说是一钱不值。 与这样一个同床异梦的盟友协同配合作战,换了任何人都看不到一点取胜的希望。别说阻止日军的攻势,到时候不被这帮家伙出卖就很不错了。让杨震与英国人配合作战,他宁愿直接与日军去拼刺刀。 这并非是杨震对英国人有什么偏见,而是已经发生的无数历史事件,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英国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可靠的,更不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盟友。英国人的保证,在杨震看来还不如一只狗忠诚。 别看英国人现在说的好听,抗联去东南亚所有的补给由英国人负责。恐怕到时候,除了让中国人替他们卖命之外,这些即傲慢却又小气的英国人,之前的保证能落实十之一二就已经很不错了。 甚至英国人一毛不拔,也是相当有可能的。对于这些英国人,杨震是百分之二百不相信。即便是美国人担保,他也不会相信这些英国人任何许诺的。对于杨震来说,他并不想重蹈国民政府的覆辙。 而且东南亚距离东北几乎是万里迢迢,中间没有铁路线直达。整个补给线漫长不说,还要经过国共的控制区。不仅极为不可靠,更加不安全。在弹药口径天差地别的情况之下,调抗联部队去东南亚作战,后勤方面怎么保障?尤其是消耗最大的轻武器弹药,该怎么保证? 最关键的是三个本身便已经是相互算计、同床异梦的盟友,再加上自己这么一参合,恐怕那里的形势会变得更加混乱。而且重庆方面绝对不会放任中共在其所谓友邦面前大放异彩,肯定会派部队同时进入缅甸。 就像自己知道的那支悲壮的中国远征军一样,派出重庆方面最精锐的部队来保卫缅甸这个中国最后的生命线。到时候,国共两军之间怎么配合?是内斗不断,还是同心对外?在杨震看来,第一个可能性应该会更大。 现在的时间不是抗战爆发时期,国民政府对所有能拉上战场参战的武装,几乎饥渴到疯狂的三七年,更不是国共配合最紧密的三八年。恐怕双方相互提防的心思,远远大于配合作战的心思。 三国四方乱七八糟的关系,再加上相互之间的隔阂,这样的战斗不打实际上已经是输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抗联出兵东南亚根本就没有必要。而且身子骨还不算强壮的抗联,也承受不起那样的损失。 第1231章 皮尔逊的问题 更何况四季分明,夏季短处,冬季冰天雪地的东北,与四季炎热没有寒暑的东南亚相比,气候上的差别几乎是天差地别的。两地的气候差别实在太大了,大到几乎可以说对部队战斗力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 适应了热带作战的部队只要冬装保证,到温带作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让一支已经习惯了在北温带,甚至是半寒带作战的部队,去没有四季,只有雨季与旱季之分的热带地区作战。不提前进入适应性的训练,根本就无法进行作战。 倒不是说热带地区生活的人,相对于北方人来说对气候上的适应性更强。而是习惯了北方干燥凉爽气候的人,在热带地区会显得并不适应。抗联不是此时以云南、湖南、四川这些亚热带地区征兵为主,几乎没有多少北方人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