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近西戎,风俗劲勇,民皆习战。 自商鞅变法,秦人以耕战为本,遗风流披,影响深远。 形成了与东部地区迥然相异的社会风尚。 秦汉时即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说法,且异常严重。 曹操虽然忌惮关西诸将,但对于他们的政治斗争经验一点都不在意。 都是一帮恃勇的莽夫罢了,处理起来有些棘手,但也没有太过麻烦。 所以诸葛亮才会打凉州的想法,将为兵之胆也。 到时候大量吸收凉州的将领与士卒,铁定能形成一股战力。 再有了益州粮草的供给,兵发关中,配合襄阳上将,进攻宛洛,大业可期。 曹操想要蚕食周边州郡,诸葛亮也是这般打算。 河北自战国时起便一直是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重地。 河北劲悍习战民风的形成与这一点有很大关系。 自赵武灵王改制,胡服骑射,河北精兵,为天下雄。 另一方面,生活于马背上的民族,男子皆精于骑射,是天生的战士,平时游牧驰猎,战时出征打仗。 那些人据塞内的游牧民族大都能够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这样,新兴民族初起的锐气、游牧民族宜于征战的天性和对于汉族先进文化的接受。 如今的河北有很多士卒,都是臣服的游牧民族组成。 曹老板的军队里不缺这样的人,特别是北征乌桓以后,俘虏了许多异族士卒,用以扩充军队。 似这样的人,赤壁之战,孙刘两家也俘虏了不少。 诸葛亮收归心神,想那些倒是有些远了,莫不如还是多想一想江东与巴蜀之地。 这才是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 至于北伐中原,没有得到益州之前,是动不了手的。 东南地区民风劲勇好武,特别是淮南一带,为历代流民迁徙往来之地。 流民多结族而行,习于战乱,颠沛流离中,组成武装以自保。 乔迁政权本身是为强敌所逼、被迫迁徙的产物,故不免有偏安和不思进取的特性。 所以在对外战争当中,打不过就投降,亦或者得过且过都是十分正常的。 诸葛亮也理解为何许多江东文臣武将都主张投降,打不过终究还会损失世家实力。 而且荆州主动投降的那些人,都得了曹操的重赏,更是给了他们榜样。 诸葛亮叹了口气,但愿江东之主孙仲谋对于中原有进取心,不要偏安一隅。 关平也叹了口气,就算入主川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巴蜀的政权也大多是客籍军团所建立的,客籍军团是割据巴蜀的扛把子主要依靠力量。 但客籍军团与本地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更是历代霸蜀当家人一直面临的突出问题。 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会消耗川中政治内部力量。 此外,川蜀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历代据蜀者易于养成一种政治上的盆地心态。 安于偏霸,安于割据,不思进取,与东南差不多一样。 自古以来,从川蜀或者东南一统天下成大业者,着实是让人挠头,凑不出来三个人。 不是哪一个大业继承人,都会有着父辈的雄心壮志的。 诸葛亮的应对方法便是,掌握大方向的几乎全都是荆州人士,免得本地世家把持朝政,不思进取。 “看来我军要长期在襄阳与宛城的曹军进行对峙了,不过与我军有利。” 诸葛亮放下羽扇,站起身来,看着地图。 南阳是个盆地,同时也是关中,汉中,荆州和中原的一个旋转门。 四面都可以进入,也都可以出击,光武帝刘秀便是占据此地,以奠定大业。 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 襄阳和宛城分处于盆地的南北两端。 这两座重镇的形成代表了南北双方在这片地域内利害关系的对峙和胶着。 南北对峙时,南北双方往往各据襄阳和南阳而分享南阳盆地。 对于诸葛军师的这话,关平可是不太赞同。 兴许过不了两三年,自家老爹就会尝试去切他中路,干磕宛城。 岁月对于刘备这个主公而言是不饶人,感叹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