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出天外被天魔围攻,以开太平换取巅峰战力,一人破了围攻,在最后时刻,动用“永恒之童”随机锁定自己的某一刻状态化作永恒。 结果这个欧皇,随机到的是开太平时那刹那巅峰状态。 半圣开太平,并不会自爆,而是会提升战力,最后死于圣道崩溃。 也就是说,苏坡仙以入圣境修为开太平,直接达到了二问半圣的程度。 果然,万年一青莲,其后有坡仙。 不愧是你啊,苏坡仙! 等等…… 陈洛突然想到另一个人。 文云孙! 当初文云孙替老师给自己授道,将自己带入了他的家国天下。 他那还没有转化成儒心天地的家国天下,好像就有方圆八百里! 而且听颜百川说,文师叔正气精纯第一,所以儒心稳固也是第一! 当初知道厉害,但不知道多厉害,今天听吞奴解释,才明白这个稳固的含金量。 这是越级的保障啊! 艹!这些长辈都是些什么怪物! 幸好,自己也是个怪物。 要不然在这些前辈面前真的抬不起头来。 …… 为了加快赶路,吞奴解除了儒心天地中的禁空,带着陈洛空中飞驰。 “目前这座儒心天地中,有苏氏门人的一些后代,以及主人周游天下时看上的青年俊才,总计有三千六百余人,都在此间就读。”吞奴继续和陈洛解说,“一般来说,儒心天地内的学子晋级到四品时,就要决定自己的圣道了。” “如果选择其他的圣道,就不能再留在儒心天地中,否则圣道之路反而会受到阻碍。” “若是和儒心天地的主人走同一条道,那就可以继续留下,借助圣道突破。好处是突破比其他人要更容易一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在这条圣道里如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上限就是求索了。” 听到吞奴的介绍,陈洛轻轻点头。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了自家竹林。 别说自己了,就连大师兄和二师姐跟随老师最久,也从来没有进入过老师的儒心天地修行。 就他看上去,自己几位师兄师姐修行的道理各不相同,大师兄如今走诗词天下;二师姐自身返祖朱雀,儒门修公羊圣道;三师兄也是,自身返祖白泽,儒门修行的却是“诗经”;四师兄是“勇”道中的守护之道;五师兄不清楚;六师姐是“智道”中的“棋道”;而七师兄嘛,坚持的是“三思”之道。 而自己,都不在儒门大道里。 看上去各不相同,有些杂乱。 但这是竹圣不负责吗? 不,越接近万里,陈洛对有些事的感悟就越深。 竹林之道,是心之道,源自陆象山。 象山先生之后,沉寂数千年,又在自己师公白沙先生手中重新绽放光辉。 大师伯轩辕曌,后来的麟皇,如今的大丰轩皇,修行生死大道,未来将要融道幽冥。 小师叔骆宾王,和自己来自同样的世界,与紫霄宫关系匪浅,创立了武道。 然后就是自己的老师,一根竹棒打天下的竹圣御无忌。 由此可以看出,自己这一道师承似乎就没有固定的培养路数,完全就是看弟子个人资质和发展,说的好听一点叫因材施教,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看天吃饭。 遇到资质优越的弟子,就能发扬光大;但是若是遇不到,就像象山先生之后,沉寂千年。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的。 起码在老师的竹林,不是这样的。 老师的想法,是“本心”。 你对什么道理有想法,就去追求;你对什么道理有天赋,就去争取。 师门的任务,就是为你护道。 你只管走你的圣道,持你的本心,天塌地陷有师门扛着。 师父在,师父护;师父不在,师兄师姐来护! 等有一天你的道走到了头,又或者你有了师弟师妹,甚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