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叭。 反正他基本功扎实,随便考。 不过,从学政府出来之后,他还是下意识松了口气,即便基本功扎实,也没人愿意这样随时随地被考。 这种突击考试太可怕了,四书五经三史三传那么厚的书,谁能时时刻刻记着里面的每一句? 幸好他刚参加完院试,正是两辈子最为博学的时候,不然的话,很有可能答不出来。 回去后得更加用功,以他现在的名声,以后想考他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他可不能出丑。 不过,被学政大人考问也是有好处的,他答的好,学政大人便向他透露了一点乡试批卷时的潜规则。 大盛的地方行政区划是一省下面有很多府,省级行政部门所在的府称为首府。 首府等于是一省省会,乡试的考试地点在首府,所以,乡试的批卷人不再是各府的知府,而是由朝廷钦派的正副主考官。 正副主考官只有两人,人数太少,所以这两位主考官会从本省抽取几个学政协助他们批阅卷子。 邢学政之前曾被抽中过,因此知晓一点儿正副主考官批卷子时的侧重点。 不管是太上皇还是当今圣上,对于官员的任用很是谨慎,而秀才若是过了乡试,那便是举人。 举人即便是会试不中,那也有了选官做官的资格。 所以,虽然乡试的出题范围虽然依旧围绕着四书五经三史三传,但是,批卷人更希望考生答题时能旁征博引,提一些四书五经三史三传之外的书籍,尽可能的展现自己不是个只会纸上空谈的书呆子。 特别是当今圣上,为了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出题常常接地狱,所以,圣上钦派的主考官不喜书呆子,因此黎荞答题时一定要避开这个雷点。 邢学政的这一番话,对黎荞而言至关重要。 虽然此前黎荞已经猜出圣上出题接地狱的缘由,但现在邢学政这么一说,那等于是给出官方人证了。 邢学政建议黎荞多读一些四书五经三史三传之外的书籍,好扩大知识面。 邢学政都这么建议了,黎荞当然要照办,他和陶竹出了学政府,立马赶着牛车去书铺。 像是一些农书,医书,历法算术、地理志,游记等,只要是他没看过的,那就通通买下。 把府城的大小书铺扫了一遍,黎荞的书箱子里多了一百多本书。 这下子他也没心思游玩了,直接打道回村。 八月就是乡试,他除了基本的四书五经三史三传外还又多了一百多本书要看,接下来的几个月,他肯定要头悬梁锥刺股了。 徐瑛和孟月也打算参加八月的乡试,再加上他们俩还要去县学报道,所以他们没有在府城多停留,而是和黎荞一道回平城。 当这一行人离开府城时,府城--平城的官道基本上修好了,只剩下了几十里地。 这下子不用黎荞出银子了,江知县和明知府募捐的银子足够修这条路。 黎荞一行人走过未修的几十里地之后,踏上了平坦的大道。 牛车走在平坦的土坯砖路上,颠簸感几乎没有,黎荞便专心读书。 他新买的这一百多本书,他不需要全部背下,他只需要认真读一遍,增加知识储备就行。 当然,个别重点还是要记一下的。 黎荞这般刻苦,徐瑛和孟月也紧张起来了。 徐瑛和孟月并不觉得他们能过乡试,他们纯粹是去攒经验的,乡试三年一次,若是错过这次,那就得再等三年。 徐瑛身为年轻人,可没再等三年的耐心,他想要去见识一番。 孟月也想要去见识,孟家虽然穷,但这两年靠着红薯粉条也攒了点银子,足够孟月去首府体验一下乡试。 因为知道考不过,所以最近孟月和徐瑛都没再看书。 但此时看黎荞如此用功,他们俩松懈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 太可怕了,黎荞比他们聪明就算了,竟然还比他们勤奋,这是要卷死他们啊。 这天中午,趁着在路边小饭馆吃饭时,徐瑛和孟月忍不住向黎荞表达了他们的钦佩。 不仅聪明,还努力,真是不给其他人活路。 黎荞听完,笑着摇头:“我不觉得我聪慧,真聪慧的话,我还这么努力干什么?” 徐瑛:“……” 孟月:“……” 这话似乎有一点点道理。 “真正聪明的,七八岁就能作诗,或者七步成诗,或者过目不忘,我有什么?我什么都没有,你们觉得我聪明,其实错了,我是因为有粉条,所以比你们多了一些体验。认真说来,我真的一点儿都不聪明。” 黎荞一点儿都不想背上聪慧的标签,当聪明人累死了,一不小心就崩人设。 他活了两辈子,走的都是努力的路子。 徐瑛:“……” 孟月:“……”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