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弟弟;二不算普通官员,他身为太子留在武昌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三没有孙权的首肯,完全属于擅离岗位。 放在其他疑心很重的皇帝手下,被扣上个谋反的帽子都可能不为过了。 结果孙权这个疑心并不算低的人,最后什么都没说,跟孙登是他自己喊回来的一样,轻而易举就放过去了。 这种宠爱,是孙和那种“被弟弟姐姐进谗言污蔑”就失去的“宠爱”,能够相比的吗?】孙权:谢邀,当然不能够比了。 坐在身旁的周瑜向他投来了一个足够锐利的眼神,分明脸上是带着笑意,却无端让被注视着的孙权只感觉不寒而栗。 想要对于这种待遇表示不满,但是细想又恼火地发现自己确实逃脱不了干系的吴主咬了咬牙,半带着悲愤回复起后世人的问题来。 他对于孙登那小子,已经是到了他自己都觉得是在溺爱的程度了吧? ——最起码公瑾已经觉得是这样,并且肯定打算事后和他好好算账了。 颇有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感受的孙权眼神慢慢放空: 他对孙登都宠爱成这个样子了,要是那孙和真的宠爱冠绝诸子,比孙登还过分,那么公瑾的火气和教导,恐怕得更上一层楼了吧。 所以,绝对,不可能再比孙登宠爱了。 【至于孙登临死之前推荐孙和为太子这件事,可信度也很微妙。 因为不管他推荐还是不推荐,孙和作为孙权的三子,在二哥孙虑和大哥孙登接连离世的前提下,都已经具备了立储的一大条件:居长。 在孙权并没有立后,差不多所有儿子都是庶子的条件下,当然是谁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更高。 孙登临死之前还必须得嘱托一句?有这功夫不如多为自己亲儿子要点好处。】 “那看来,孙和的势力和孙登的,应该有不少都是重合的吧。” 刘彻挑眉,一针见血指出这种说法最有可能诞生的来源。 “因为前后两位太子身边围绕的势力都差不多,很容易就给人一种,前者将自己势力托付给后者的错觉。” 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是前者身边的人,主动选择或者被迫选择继续追随新的太子,以保持自己作为太子羽翼的显赫地位而已。哪里来得继承这种说法呢? 【而孙和还有一条记载也真的很容易让人品味出其被粉饰的地方。 就是他在二宫斗中,仿佛一直处在一个被动的被攻击的位置,经历了各种的污蔑和抹黑,最后失去了孙权的宠爱而被废。 好一个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亭亭玉立的白莲花啊——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孙权对孙和势力真正起狠心,导致陆逊死亡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吧?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