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番薯终于露出头来了,说是硕大,是因为它大抵有寻常孩子的小臂粗。 这自然不可以和后世的那等巨型粗壮的番薯相比了,方继藩渐渐刨开土,犹如莲藕状的长条番薯便完全暴露在眼前。 呼…… 几个校尉睁大着眼睛。 其实此前,他们不是没有刨过。 只是那时候,大多番薯还未成型,只是刨开用来记录观察其习性罢了。 这是一颗。 继续刨…… 在这一株蔓藤之下,与这颗番薯相连的,又一颗番薯显出了雏形。 这个番薯……看起来更像土豆,若是将其比拟为人类,那么大抵它和第一棵长条形番薯,更像人中潘老师。 方继藩安慰自己,潘老师也不错,毕竟浓缩就是精华。 待第二棵完全裸露出土,接下来还有…… 一株苗,便是一大串,虽然不如葡萄一般,一株可以结出数十颗果子,可这一株苗,却是生生结了五个番薯。 有大有小,还有一颗,甚至比鸡蛋还小,这孩子……呃,显然是没救了。 可大的,却有莲藕粗,足有一尺多长。 方继藩目光炯炯,将它们一道捧了起来,大呼一声:“秤!” 校尉们自是早有准备,带了秤砣来的,于是忙取秤砣一称。 努力地调整着秤砣的校尉,眼里闪着光,道:“百户,有三斤。” 三斤…… 若是后世的番薯,几个番薯下来,怕是不下五斤吧。 可方继藩还是乐了,这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这一大亩地,可是足足有数百株啊。 于是,所有人大眼瞪小眼,方继藩脑子也懵了,他从前计算能力还算不错的,可是……现在却需不断地换算单位,最重要的是,情急之下,有点激动,头脑不清呀,于是他咬咬牙道:“算!” “一五作五、二五作十……” 校尉们不敢怠慢,纷纷地掰着手指头,开始掐算起来。 倒是在这时候,有人将自己背上的背篓取了下来,激动地道:“我带算盘了,我带算盘了。” 从背篓里取出了算盘,噼里啪啦一阵。 老半天,方继藩不耐烦了:“算出来了吗?” “……” 得到的是,沉默…… 方继藩就差翻白眼了,体育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都比你们算数好啊。 方继藩咬着牙,他脑子却依旧乱糟糟的,索性也不算了,他等。 过了半响,终于有人道:“二十五石……这一亩地,是二十五石。” “不对。”有人激动地道:“是二十六石,大抵就是二十六石。” 他们说话的声音在颤抖。 这个世界疯了啊。 这比方继藩保守的估计,竟还要多了五六石,只是方继藩对他们的计算能力,嗯,是颇有怀疑的,所以压抑着激动,继续等最后的结果。 一直默然的张信也发是懵了,他迷茫地眺望着远处的田埂,还有那看不到尽头的蔓藤,那翠绿的薯叶,在暖暖的阳光下,格外的耀眼,像是一下子迷蒙了他的眼睛。 “没错了,是二十六石。” 终于有个智商在线的校尉在连续的计算过两次之后,最终确定了。 每一亩地插了多少株苗,都是有数的,尤其是西山这儿的田,哪些苗受了虫害,哪些枯了,张信每隔几天都会带着他们来记录的。 因而,大家都很清楚。 二十六石。 大明延续的乃是宋制,而宋人的计量单位之中,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二十六石…… 方继藩的脑袋显然还是有点发懵,纠结地道:“近三千斤?啊,不,该当是两千五百斤。” 明制之中,一斤约为六百克,一斤等于十六两,于是这才有了半斤八两之称,意思是半斤和八两,是同等的重要,没有什么分别。 疯了。 虽然后世的番薯一亩的产量是在六千至一万斤左右,可那毕竟是根据了无数次改良,以及使用大量肥料的结果。 这些番薯虽是经过了精心的照料,尤其是南麓这一片田,乃是百户所最重要的试验田,因而产量可能高一些,可……二十六石,还是远远超出了方继藩的预估。 他以为能有十六七石,就已算是不错了。 再按照自己的性子,吹嘘一下,四舍五入,不就是二十石吗? 当初吹二十石,是因为方继藩想让这番薯引起天下人的重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