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了些杜使君的近况,他去年参加了乡试,因为祖籍老家是荆县的,倒是正好就在这里考了,当然不出所料的落第了。 书院的夫子也说杜使君还差几分火候,去见识一下也好,再历练几年,就有把握了。 最后叮嘱王永珠,别以为当了官太太就可以不学习了,一旦入了他的门,做了他的徒弟,一辈子都得学医,手不释卷才是。 若敢偷懒怠慢,让他知道了,定当亲自杀来赤城县教训她不可。 王永珠吐吐舌头,她那里敢偷懒啊,每天都要背上几页医书的好吗? 剩下的信件,有七里墩里正写的,也不过是写茶山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王永珠看了两眼就放在了一边。 想着信中说的,给她们带了礼物,就是这七八个大箱子。 王永珠兴致勃勃的打开箱子看起礼物来。 打头两个箱子里,满满的就是两箱子医书,王永珠先将这箱子盖上,打算日后慢慢再来看。 其他箱子里有齐夫人和杜老太医准备的礼物。 有红袖添香这几年杜老太医又研制出来的两款新脂粉,好几盒子,上面写了签子,让王永珠自己用着,或者送人玩。 还有一些新奇的首饰布料和玩意。 杜老太医那边准备了大半箱子的常用药。 这些满满的都是两人的心意。 王家人那边的礼物也是五花八门。 有腌制的腊肉、肉干还有酱和干货之类的,都是七里墩的特产。 尤其是一些豇豆干、葫芦条干、还有什么春天的各色野菜,开水烫过后,晒干了收起来。 各色都挑最好最干净的包了,整整齐齐的码在箱子里。 另外有全氏还有江氏孝敬张婆子的两套衣裳鞋袜,虽然布料普通,可胜在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用了心做的。 尤其是其中两双千层底的布鞋,鞋底厚实软密。 张婆子一见就看上了,拿过来一试,就舍不得脱下来了。 全氏还孝敬了王永珠一套衣裳,上面用了巧心思,绣了各色的花样,裙幅展开,简直晃花人的眼睛。 虽然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可看得出来用了心思,也是尽了全家之力的。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王家和杜老太医他们送的东西,不管贵贱,心意是毋庸置疑的。 看了这铺满了一炕一屋的东西,不说王永珠了,就是张婆子也露出几分柔软之色来。 相隔千里,又好几年不见,看到这些东西,以前的那些不痛快,此刻似乎也没那么浓烈了。 再想起往日那几个不争气的棒槌儿子,张婆子此刻也只念着他们的好了。 看完礼物,让人都给收拾归置起来,张婆子晚上就念叨着晚饭要用那七里墩送来的干菜。 如今厨房里已经有了好几个人,丁婆子只总管着,也只负责几位主子的一日三顿。 听了这话,忙不迭的答应着就去了。 吃了一顿七里墩风味的晚饭,张婆子十分满足,将闺女和女婿赶回房间,自己倒是拉着丁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