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和河间王的冲突,较原预计的来的更快。 张方所部,出雍州、入司州后,就开始掳掠了。初初的时候,动静还不算太大,对地方的骚扰,还不算太厉害,而且,也似乎“有所为、有所不为”,譬如,经过新安、硖石的时候,就大致没咋骚扰地方。 但随着战事的发展,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张方所部,行军的速度,并不算快,并不急于第一时间赶到洛阳,这是因为,李含一死,河间王就出兵了,远较成都王为早,如果赶路赶的太急,到达洛阳的时候,成都王的军队,还在半路,甚至还没有完成集结,那岂非就变成了河间、长沙单打独斗了? 那可就不大划算了呀。 另外,因为出兵比较仓促,后勤来不及作充分的准备,若赶路赶的太急,粮草必然接济不上,只好走走停停,等后方的粮草一批批的运上来。 这也是为什么愈往东走,抢掠的次数愈频繁——愈往东走,愈需要以抢掠补充军粮。 “因粮于敌”嘛。 当然了,就算没有以上因素,抢掠也是不能免的——这是张方带兵的一贯做派,甚至可说是其个人的爱好。 张方出身贫贱,打大头兵干起,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迁兼振武将军,其禀性残暴,用兵狠辣,讨擒夏侯奭之役,便曾大掠始平,一口气屠掉了七、八条村子。 行军速度慢,算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带来了一个重大的副作用——给了长沙王较为充分的反应的时间。 行至洛水之滨的宜阳之时,张方接报,长沙王遣皇甫商带兵西出,迎击河间王来犯。 张方即命:再探!务必搞清楚来敌数量! 同时传令:就地扎营,严阵以待! 洛阳是四战之地,本身除了城墙高厚,无险可据,前出迎敌,本是正办,但收到关于皇甫商所部数量的报告后,张方放下心来:才一万多人嘛! 俺南路、北路加起来,可是七万大军!且都是雍秦精兵! 长沙王的实力,确实有限。 长沙王掌握的兵力,以宿卫兵为主,宿卫兵本是帝国精锐,但此时之宿卫兵,已非元熙以及元康初年的宿卫兵可比了。 赵王篡代之时,编制上,宿卫兵是满员的,战力上,亦足够精锐,赵王用以对抗齐、成都二王的,就是这支齐装满员的精锐之师。 但是,北线、南线先后溃败之后,这支精锐之师变成了以下模样: 南线的三路—— 孙辅部,原有七千,鲜卑劫营,主将“夜惊”,携少数亲信逃回洛阳,所部大部溃散,小部被张泓收拢。 张泓部,原有九千,赵王伦去位,主将单马归于繁昌琼苑,所部成建制降于齐王,之后,大部被原地遣散。 司马雅部,原有八千,赵王伦去位,主将不知所踪,所部尽数星散。 北线的两路—— 孙会、士猗、许超部,原有三万,许超部被调回洛阳;孙会部被袭溃散;士猗不能独存,回撤的路上,所部近半星散。 孙髦部,原有六千,与孙会部同时被袭,同时溃散。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