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可是很明显,这种学术行为,不管是放在哪个学校,都是一件不应该被值得提倡的事情,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 学生:那你能改变吗? 记者:我……我不能! 学生:那不就得了,既然你没有办法改变,说这么多有什么用? 这是麻木! 针对这次对话式的报道,青年周末占用了很大的篇幅。 首当其冲的就是三篇文章。 《“彭博士”学术发财手段遭曝光,学生研究成果应当如何被保护?》 《公然的学术盗窃背后,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当所谓的潜规则当道,我们如何维护好学术圈子里的那些幼苗?又如何摆脱这学术怪圈?》 三篇报道立意不同,行文手段,那更是千差万别。 但细心的人却发现,这三篇报道,竟然都是一个人写的。 那个人……就是陆雨! 前自由编辑,现任《京都生活报》的首席编辑,《青年周末》报道学术顾问! 虽说这三篇报道都是转载,但周正当时所经营的环形思维,在这一会儿,也发生了极其巧妙的联系。 青年周末,京都生活报,京都娱乐周刊以及流云广告,当这四方势力全部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足够形成扰乱整个京都传媒行业的一股中坚力量。 也直到这个时候,京都这些传媒圈子里的大佬们,才恍然大悟的发现。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周正手底下所掌握的舆论力量,已经达到了这么恐怖的地步。 甚至于,连他们这些曾经的大佬,都有些望而生畏。 很显然,在他们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光是一门心思想着对付周正的时候,周正看着是蛰伏着,不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 但这个小子,就像是不搞事情心里不舒服似的。 本以为他“沉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开始搞他所谓的生活报了,就能够安稳几天时间了。 但没想到的是,这臭小子破天荒的居然针对国家的学术圈子,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活中。 大学导师巧取豪夺手底下那些学生学术资料,强行窃取他们的科研成果,并且威逼利诱,恐吓他们的行为。 对此做了十分详细的报道。 整件事请,经过四大传媒力量的同时发酵,瞬间在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原本他以为他们四大势力,至少会将这件事情弄得很多人都知道吧。 但他错了,整件事情他来到第二天之后,就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层面。 尤其是那些原本被欺负的学生,其他的学生们,在周无正给他们煽起大气的情况下,他们手里拿着自己鲜明的旗帜,开始反抗那些学术上的诈骗和欺压。 更让周正没想到的是,他被那些学生们当做光明的化身,正义的代表。 他成为了学生们口中,敢于和那些恶势力做斗争的光明之子。 他成了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的青年代表,再加上他原本身份就很敏感,又是京都这些学生们心目中,本来就占了很强大分量的人。 如此以往,周正的名气原本已经快要下去了,热度的保持也不如以前。 但通过这么个事情,他整个人的热度,已经堪比京都的那些二三线明星了。 当这个事情出现的时候,周正其实还在人大的校长办公室里,接受严校长狠狠的批评。 “我说你小子啊,这种事情你都敢碰,你是活腻歪了是吧? 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你母亲被他对付了,但是你完全可以把他给扳倒啊,你至于把这个窗户纸挑破吗? 不是我说你,谁不知道现在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