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推理大师横沟正史,还有日后获得诺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等等。 棒子国这次来参加亚洲文化交流会的人数仅次于东瀛,一共来了十四个人,这些人都是在棒子国最有名气的作家,例如棒子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黄顺元,于1957年写出《受难的第二代》初入文坛的河瑾灿,《汉城,1964年冬》的作家金承钰,长篇小说《广场》的作家崔仁勋等人。 这次来的民间交流团是棒子国文坛近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外出交流。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下棒子国政府大力的对开放政策,听闻香港中文大学要举办这场亚洲性的文化交流会,也是第一时间就通知下去,召集了棒子国最知名最有代表性的一批文人作家来此参加交流会。 如此之多的文人作家汇聚在一起,是近二十年来亚洲地区难得的文学盛况,正可谓是大师云集。 …… 大礼堂的一角。 倪框、亦舒、金镛等人正在聊天。 这时走过来几个人。 领头的一人先是用日语和三人打了招呼,旁边的翻译人员进行翻译。 “这位是武侠作家金镛先生,这位是言情作家亦舒女士,这位是科幻作家倪框先生。” 听着翻译的话,小松左京先跟三人礼貌的打了个招呼,随即问道:“不知道几位看没看到霍君,我这边有个朋友非常想要认识认识他。” 亦舒一听这几个日本人是找霍耀文的,连忙用手一指道:“在那边。” 小松左京见状,立马又是说了一顿感谢的话,带着身后的几个人朝着霍耀文的方向而去。 “搞什么!” 等人都走后,倪框方才显露出不悦之色,说道:“哪有这样的人,不都说日本人很礼貌吗?我看他们就是没事找事。” 近些年随着霍耀文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大,倪框虽然心里还记着几年前的恩怨,但也知道两人已经不再一个级别了。 来参加这次文化交流会,倪框本着眼不见为净,看到霍耀文后也是提前退避三舍,却没想到还是被几个日本人的问路给烦到了。 “行了哥,少说两句。”亦舒没好气的白了倪框一样。 “我知道了。”倪框撇了撇嘴。 一旁的金镛看着霍耀文所在的地方,周围已经围聚了不少人,不由感叹道:“还是霍先生的知名度高啊,今天来参加交流会的人,好多都是奔着他而去。” 明报报道过很多有关霍耀文在海外多么多么受欢迎的新闻,金镛作为老板自然也看过,只不过以前一直是当个新闻来看。 可今天见到来参加交流会的国外作家,几乎有一大半的人都直接奔着他而去,才算是彻底明白霍耀文在国外到底是有多么高的名气。 闻言,倪框小声的发出了一声“切”,似乎颇为不屑,但目光却一直死死的盯着被人群围住的霍耀文,心里头不知道有多么地羡慕。 …… “霍先生你好,我是来自棒子国的作家崔胜利。” “霍先生,我是来自新加坡的作家李朝华。” “……” “大家好,大家好。” 被十几个人围着,耳边充斥着棒子语、东瀛语,让霍耀文一时间有些头疼,他只好面露微笑的一一回应着。 他也很纳闷,自己只不过跟在李校长的身后认识一些老一辈的文坛大师,却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来找他。 过了好一会儿的功夫,霍耀文才摆脱这些人。 就在这时候,小松左京走近喊道:“霍君。” 对于霍君这个日语单词,霍耀文早已是耳熟能详,听到后,他下意识的回头看去,见来人是《日本沉没》的作者小松左京,不由笑道:“小松先生。” “霍君还是这么受欢迎啊。”小松左京看了眼渐渐散去的人群,笑了笑说道。 “嘿嘿。” 霍耀文笑而不语,这些主动找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小说作家,没几个特别知名的,来找他无非是想学习学习如果在国外出版罢了。 “霍君,我给你介绍一下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