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928章 最后的疯狂备战




    周泰那一路本来就是牵制为主,其实有没有顶级谋士随机应变都无所谓。

    但刘备和李素也希望给诸葛亮一个额外恩赐,好让他衣锦还乡,亲自收复自己的老家琅琊,这才有了如此安排。

    将来等正面战场分出胜负后,诸葛亮就可以完成对徐州北部敌占区的收割工作。

    ……

    或许有人会奇怪:既然从深秋到初冬的那两三个月里,刘备军在不断扩大实力和地盘、腾出手来往正面调度更多作战部队,充实中路军。

    那曹操为什么不趁着这段时间、对刘备转守为攻呢?

    曹操可是已经下定了决心,知道相持固守没前途,只能孤注一掷一波流了。

    要是在刘备只有十七万人的时候就反击,不比多等了两三个月、耗到刘备总兵力回升到二十六万时,更有把握?

    这一点,以曹操和郭嘉、荀彧的智商,当然也是早就想到的。

    所以,曹操没那么干,不是他不想,而是真的做不到。

    曹操自己的部队,把秋粮收割、运输、加工、转囤,都要时间。

    从新沦陷区刚拉来的壮丁,整个十月份都在忙活这些工作,完全不可能有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至少进入十一月后,那几十万民夫才刚刚开始简单的训练,时间太紧也就只能练练阵列、纪律、持枪前进,或者是简单的弓弩使用。

    而且所谓的弓弩训练,基本上也就只能练会弩,那玩意儿可以速成。

    而弓需要的训练时间很长,几个月才能勉强入门,臂力都不一定能拉开几次强弓,几年才有可能成为比较精锐的弓箭手。

    但曹操阵营的军工生产也陷入了困顿,弓兵虽然难练,但武器制造简单些。弩需要的机巧关窍比较多,生产很慢。

    哪怕不考虑牛筋弩弦的材料缺口,光是木材和金属机关件的加工能力,以曹操剩下的两个半州的工业产能,整个冬天也就生产两万多把粗制滥造的弩木架。

    而牛筋的巨大缺口,导致这些弩里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张上质量合格的弦,剩下五分之四,只能是用动物皮革代替动物筋腱为弦。

    而且这些皮革都无法保证都用牛皮,到后来连弹性不太好的猪皮都全用上了,才填补了这个缺口。

    皮革都拿来造壮丁新兵用的劣质弩了,曹军在这个冬天的军备器械扩充阶段,皮甲的制造也就被彻底放弃了,以至于新扩那么多部队,却完全没有增加任何士兵甲胄供应。

    最多是给屯长以上的新扩军军官配了甲,至于什长伍长和普通士兵,都是全员无甲,或者说“布甲”。

    皮甲都没有,铁甲扩产就更不用说了,哪来那么多钢铁浪费。所有的钢铁都被拿去给新兵造长矛枪头,或者是弩的关键机关件。

    还有少量钢铁被造成了箭簇,但占比也极低。好在民用的“卷笔刀型”木杆车床在关东地区也略有普及,曹军车木头枪杆箭杆的产能倒是足够,可以再生产数百万根没有金属箭头的木箭。

    这些木箭的尖端,就是跟刚削尖的铅笔一样,然后用皮弦而非筋弦的劣质弩射出去,能有多少杀伤力就完全听天由命了。

    因为这种弩也只能紧急生产两三万把,所以曹军里不少新兵弩手上战场的时候,都被要求只是先配个铁头短矛、拿个木盾站在前排弩手战友身后。

    一旦前排弩手被对面射死了,出现了缺口,就让后面的临时弩手顶上去,捡第一排死了的弩手的弩继续输出。

    而如果前排弩手是被敌军近战冲锋、贴身砍杀了,那后排的“预备弩手”也就没远程输出的机会了,直接拿着短矛木盾肉搏上吧。

    没办法,谁让曹操的拉壮丁扩军需求那么急呢,只能粗制滥造到这一步了。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曹操刚刚对上刘备时,好歹曹军总兵力还有五十万。

    后来豫州战场正面一年相持下来,至少折损五万以上。

    冀州战场上的曹军倒是有一半多曹军在程昱、张郃的指挥下撤回了黄河南岸,只有夏侯渊为代表的半数兵力被歼灭,所以河北方面曹操算是“丢地盘多,有生力量损失相对少”,最后损兵也在四万多。

    淮南战场李典和曹真是成功撤退的,这两部人马逃了出来,曹仁和曹休才是被全歼、刘勋为代表的袁术旧部则是投降。所以淮南总折损也在五万人以上。

    整个华夏战场加起来,曹操一年被歼灭的有生力量超过十五万人。

    所以在深秋的重新拉壮丁扩军之前,曹操的正规军兵力,从年初的五十万下降到了三十五万。

    不过,这一次最新的冬季扩军规模着实夸张,还几乎把从河北裹挟到河南的青壮年男子,全部充军了。

    扩军后曹军的总人数,反而还远远超过了年初时的五十万,但质量也随之暴跌。

M.zZwtw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