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丝织品和麻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布匹比后世的窄很多,一匹都只有一尺八寸宽,做一套长袍还得好几匹布料拼接缝合而成。包括贵如李素、关羽,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有很多接缝。(有些比较还原考据的古装剧上还可以看出来,织锦都是很短的一卷一卷) 所以历史上,唐末时期的成语典故“天衣无缝”才显得那么难得。因为直到唐朝,再富贵的人衣服都是几匹布拼起来的,如果谁能做到浑身袍服主体部分用一整块布料做成(不算袖子)不需要缝制拼接,那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奇迹。 这个“一尺八寸”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正是因为织女们被牵引纬线的投梭动作所制约—— 在飞梭发明之前,织布织锦的投梭动作,是左手把梭子交给右手,然后用挡尺把纬线并紧,再脚踏提纵经线的踏板交替一次,把这跟纬线夹紧了,再右手把梭子交回左手,把纬线返向牵引回来,如此重复。 所以,一尺八寸这个标准,其实就是这个时代成年织女两段前臂的长度、加上大半个梭子本身的长度。你造织机的时候要照顾个子矮小、手臂很短的姑娘,权衡下来最终就只能造那么宽,否则就够不到了。 后来唐宋之后,倒是有一段时间弄出过“双人大织机”,也就是两个女人合作,一个坐着踩经线踏板、并负责右侧的投梭。另一个人从左侧弯腰把身体伸到经线提纵开口里,把梭子拿回来。 这样布匹的宽度能够达到一个女人从腰到手举过头顶的高度,也就是五尺多。织出来的布倒是宽了三倍,但人力也要消耗两个,而且弯腰捞梭子那个女人非常累。相当于每织一根纬线就要做一次仰卧起坐的劳动强度,一天干下来几千次弯腰,干不了多久就腰肌腰椎不行了,也就没有推广开来。 历史上,西方的纺织技术也是差不多的,一直到17世纪末,飞梭的出现,让梭子牵引纬线的动作不用再“左手交右手、右手交左手”,而是直接用弹性势能和锁死机关把梭子弹来弹去穿梭纬线,织物的宽度就大大提高了。 当然了,真正稳定的飞梭是用金属弹簧的,不但射程远,穿梭速度也快得多。 诸葛亮如今没有金属弹簧,所以他按照李素交代的研发目标,想到了用类似弓弩的弹射蓄力结构,用筋腱弦射梭子,梭子的弹射移动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谈不上“飞”,跟人手的递送速度差不多。 另一端则是一个类似诸葛连弩控制发射节奏的机扩,接到梭子就能暂时锁死,再按一下才能弹回来——实话实说,要不是诸葛亮的脑子能想出“连发控制机构”,这种自动接住梭子再弹回来的设计,别人是压根想不到的。 只能说年轻人虽然没有经验,但脑洞比较大,想象力比较丰富吧。如今的诸葛亮,论政治经验依然是谈不上的,毕竟年轻,但偶尔灵光一闪鼓捣点小创意,经常能让李素这种被技术偏见限制住了思路方向的成年人都意想不到。 他加入弩梭后的织机,能把人手从交递动作中解放出来,也就摆脱了“射程”的束缚。手脚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织的织物从一尺八寸提高到五尺,直接就接近三倍生产速度了。 诸葛亮当着大伙儿的面试着往复弹射了几十次,梭子都被准确接住、再次弹出,非常稳定。看样子可以推广。 当然,新纺织机的造价也会提高,光是主机材料成本,也要提升到接近原来的三倍。除了主机之外,类似弓弩的弹射、卡死、上弦结构,这一套下来,成本也跟造一把军用轻弩差不多。 也就是说,多花一把弩的造价,可以节约两个织女的人力。 而且,之前缫丝纺纱环节,因为新的水力缫车投入使用,效率本来就要提高好几倍,现在织锦环节也提升两三倍,才能配套上,免得熟丝积压过多没有足够人手织锦。 在李素看来,这非常划算,不过他也知道,民间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