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年代女首富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588节




    有俄罗斯籍的雇员开玩笑:“咖啡,我们缺少一杯咖啡。其他外资银行都为顾客提供咖啡的。”

    周秋萍笑着接话:“咖啡算什么呀,那多廉价。在咱们银行存款,必须得有点实在东西。比方说送米送油。”

    雇员们立刻热闹起来,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

    俄罗斯籍的雇员认为这个很实在,米就算了,直接换成面粉吧。俄罗斯太冷了,种不了水稻,大家也不吃大米。

    中国雇员则认为华商很少自己开火,米油对他们来说不实用。

    “方便面吧,搞方便面,听说大家特别爱吃方便面,那个方便。”

    其实90年代初期,方便面对绝大部分国人来说还是属于奢侈品。这小孩子生病或者走亲访友才能吃到的东西。

    大家正讨论的热火朝天呢,又有客户进门了。这回倒是中规中矩,就是在莫斯科做生意的华商。

    只不过他们过来都是一包一包地拎着钱,把钱点清楚了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原本周秋萍还觉得为了满足75%的俄罗斯籍雇员的要求,一个小小的营业柜台连中国人在内足足请了8个人实在有点浪费人力资源。

    但现在看,一点不浪费,毕竟一个客户就能让一个人忙上半天。

    她帮不上忙,也没身份去帮忙,看看时候也不早了,干脆就跟着卢振军的车回去了。后面还有好几个点要设,她有的忙呢。

    周秋萍上了车,怕卢振军又叨叨她,干脆自己主动找话题:“你们开会开的怎么样了?我看什么时候有空再去趟尼古拉耶夫,看能不能买船。”

    卢振军摇摇头:“考察团去了,已经回国了,打了报告上去。认为它有购买的价值,而且乌克兰方面有卖的意愿,他们急着找下家,可以连人带马出手。”

    周秋萍顿时来了精神:“那什么时候买?”

    果然出手要趁早啊,瓦良格号她上去看过,虽然好多设备还没安装,但绝对不是个空壳子,已经可以说是接近于一艘完整的航母了。

    如果现在拖回来,肯定要比蹉跎了10年时光好。

    卢振军却摇头:“还在研究。”

    周秋萍有点着急:“你们到底要研究到什么时候?时间不等人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卢振军表情有些微妙,关于航母这件事,其实现在国内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主要是两种观点,一种是买个半成品回来,另一种是自行研发。

    891工程就是后者的体现,它的目标是研制5万吨级的直通弹射航母。

    而瓦良格号是一艘滑跃式航母。

    考察团回国之后,海军技术论证部门和国内的船舶制造集团仔细讨论过了,目前倾向于直通甲板 弹射器 固定翼预警机的航母,才是眼下海军真正需要的。

    从这个角度考虑,瓦良格号已经过时了,并不是非买不可。

    卢振军努力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这件事。其实他也不是海军出身,只能囫囵吞枣把这件事给消化掉。他也觉得可惜。

    毕竟他对瓦良格号的印象很不错。

    估计上级所谓的再考虑,很可能考虑着就没下文了。

    周秋萍惊讶不已,在她的印象中,瓦良格号之所以风吹雨打日晒生锈那么多年,是因为国际势力的影响,中国迟迟不能买。

    合着按照卢振军的意思,是国内根本就没打算买。

    这个891工程具体是怎么回事,周秋萍根本没概念。她只知道,要么这个工程中途下马了,要么就是到最后也没结果,反正他们肯定没能自主研发出航母。否则也就不会再有后面购买瓦良格号的事儿。

    她只疑惑:“这二者有什么好冲突的?先买了再说,也没说不让自己造啊。”

    卢振军一言难尽地看着她:“这是艘航母,你知道航母多烧钱吗?而且它还没完工。你以为买回来就完了,要往里面不知道砸多少钱呢,几百亿几百亿的砸。”

    周秋萍反而轻松,几百亿嘛。她好歹也是重生人士,知道一亿只是小目标,千亿富翁又不是没有。

    卢振军叹气:“海军一年的军费有多少钱?一艘航母都搞不定。”

    说来说去,都是穷字闹的。

m.ZzWtw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八零年代女首富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