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后果。” “仆省得,绝对不会误事。” “那就赶紧回吧。执掌右军之事,自有人和你接洽。”邵树德说道:“尽快将神策军整顿起来,南衙北司还拖着不办公是何道理?” “谨遵大王之命。”刘季述喜滋滋地走了。 “大帅,这等阉竖,素无节操,也就这点用处了。”陈诚走了过来,一脸笑嘻嘻:“当个看门狗不错。” “陈长史还是喜欢戏人。”邵树德笑道:“办的事情如何了?” “尽在此了。”陈诚递过一摞抄录的表章。 嗯,表章是从政事堂抄来的。圣人刚入京,百官朝贺完毕,随后几位宰相就匆忙办公了,因为有人盯着——夏王府长史陈诚,就在门下省喝茶,其意不言自明。 “门下……具官莫再思,学奥六韬,术探三志。得子玉理兵之要,有少卿养士之心……乃睠海隅,地联越俗。每思封部,尤在抚安……尔当奉兹七德,睦彼四邻。夙夜以励武功,周旋以修军政。成于乐土,副我朝恩。勉服训词,钦承厥命。” 这是一份制书,以皇帝的名义起草,大体写了任务要求。除此之外,还有正式的官印、旌节、仪仗及其他证明文件,一起发放。 “海隅”、“越俗”,已经很明显说明了地点。朝廷还给了大体方针,即“抚安”、“睦邻”,同时也要“励武功”、“修军政”,基本上该说的都说了。 山高路远,情况复杂,朝廷也不可能给详细的指示,只能如此交待了。 静海军节度使,兼安南观察处置等使、安南都护,领交、陆、峰、爱、驩、长、芝、演、福禄、武安、武峨十一州,治交州。 镇名安南,咸通七年,高骈收复之后,诏令置军,赐军号“静海”。 静海十一州,一开始是比较安定的。即便经历了安史之乱,中原藩镇割据的割据,作乱的作乱,造反的造反,安南一直比较太平。 第一次作乱是在德宗贞元六年(790),因为经略使死了,其僚佐李元度、胡怀义作乱,岭南节度使李复至,将怀义杖毙,元度流放琼州——即便这会,交州仍然是户口相对繁盛的好地方,琼州、崖州是令人生畏的流放之地。 第二次是贞元十七年(801),安南蛮獠杜英翰叛,赵昌出任安南都护,蛮獠皆平。十年后,赵昌回京任国子祭酒,交州州将驱逐新任经略使裴泰,复以赵昌出任经略使,诏书至,“人相贺”,“叛兵即定”。 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安南军乱,杀都护李象古,诏以唐州刺史桂仲武出任安南都护、经略使,诛杀乱军首领杨清,平定军乱。 文宗太和二年(826),安南军乱,逐都护韩约。 武宗会昌三年(843),经略使武浑役将士修城,将士怒而作乱,烧城楼、劫府库,监军段士则抚定。 后面就是南诏将其攻陷,高骈收复了。 邵树德细细思来,这完全就是一个“正常”的大唐藩镇嘛! 有开发成熟的大州郡,有蛮獠居多的偏远州县,有我唐特色的骄兵悍将…… 这年头,没有军乱过的藩镇,还他娘的是我大唐藩镇么?合理吗? 安南镇,作乱次数如此之少,简直可以说乖顺了。这可能和其军事力量偏弱有关,有的节度使带部曲千人上任,就稳稳控制住交州,以此为基,控制周边郡县。 “莫再思有三千兵,让他全部带去赴任,身边没有可靠之人是不行的。”邵树德吩咐道。 以一介都头骤升藩帅,对莫再思来说是质的飞跃了,他应欣喜若狂。 历史上安友权这个粟特人就高高兴兴地去上任了,一直做了八年节度使。直到皇帝被朱全忠劫到洛阳,独孤损出任静海军节度使,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