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这样,皇阿玛心里对他的认可越足,朝臣们对他的评价也就越高。 老四继位,已经成了早晚的问题。 宛若板上钉钉。 尘埃基本落定的前提下,他们是疯了、对这个人间厌倦极了,才会跑去跟准新君讨嫌。 于是乎,胤禛就变得格外忙碌起来。 每日里处理如山如海的奏折之余,还得一日至少三次地往昭仁殿请安。帮自家皇阿玛检视方药,伺候他汤药。 短短月余,人就消瘦了不少。 但他始终无怨无悔,只看着略微好转些的康熙露出欣慰笑容。 康熙感动之余,自然也少不了频频夸赞。千言万语,都凝聚成一句老四是个好的。 原本,德妃还有些懊恼好大儿这连番抗旨,不肯遵旨而行。见了康熙如此,方知胤禛是个能隐忍又足够聪明的。 并再次感叹傻人有傻福。 还好十四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当年被自己那般怂恿,也始终未肯点头参与到夺嫡之争。否则的话,她们娘俩加在一起,怕都不是老四几合之敌。 又一次被皇上称赞生了两个好儿子后,德妃欢喜之余,还忍不住对小儿子耳提面命:“现在你四哥忙碌不休,你这当弟弟的,好歹多替他分担些。别整天不言不语,好像事不关己似的。” 要知道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啊! 你们哥俩原本就不怎么和睦,全靠那个误打误撞的相救之恩与雕玉佩还情才略微亲近了些。结果老娘这心才刚刚放下,你小子怎么不趁热打铁,还退回到原位了? 再这么下去,莫说比不上虎威了,连十三都要后来居上。 十四:??? 十三哥打小就爱跟在四哥屁股后头,额娘您忘了么?四哥被皇阿玛赐银子,都得给十三哥送去一半儿。逢年过节,雍亲王府总免不了大车小辆地往十三阿哥府送东西。 那满满登登的,都是四哥对十三哥的心意。曾几何时,让他表面不屑,内心深深嫉妒。 至于现在? 十四有些闷闷地开口:“我又不是那些个阿谀奉承之辈,瞧着四哥要起来了就巴巴凑过去!我操持好自己那一堆一块儿,为他省心便就罢了。剩下的……皇阿玛虽欲传位,但毕竟还未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四哥身边可不宜围着太多人,免得让皇阿玛心生忌惮。您只瞧着儿子不努力,没见虎威表哥、虎头表哥、三胞胎等,都在除非必要之外跟四哥保持距离?十三哥帮忙,那是人家真能帮得上……” 滔滔不绝,入情入理一席话。 不但德妃愕然,连早就被她安排在内室的胤禛都有些意外。再想不到,十四瞧着年轻气盛好像不大聪明的样子,实际上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呢。 这故意疏离之外,还有良苦用心。 胤禛勾唇,臭弟弟虽然长大得晚了些,但终究是长大了啊。 真好。 时光就在胤禛协理政务,康熙专心养病之间悄然流逝,转眼就是五十八年春。 经过小半年的恢复,康熙嘴不歪了,眼不斜了。说话也不再含含糊糊,精神大胜以往。只是右半边身子依旧不大爽利,右手使不得半点劲儿,右腿也依旧走不得几步路。 离再度临朝还颇有些距离,但胤禛觉得他多少能经手些个政务了。 比如去年虎威大捷,立下不世之功。偏率军回来没多久就被拉去巡幸塞外,不几日赶上皇上重病。这相关奖赏、封爵等事,可不就一直延宕至今? 胤禛捧着尺余高的折子,对正跟阿灵阿下棋的康熙笑:“底下阵亡兵卒抚恤、低阶有功兵丁奖赏等,儿子都已经按规矩一五一十地落实好了。保管不会让那些个曾为咱们大清抵御外敌、开疆拓土而流血牺牲的兵士。但几名主要将帅、相关有功之臣该如何封赏,却不免要问过皇阿玛意思了。” 说句实的,康熙八岁登基,奋勉到看书看得累吐血。 十四岁亲政后,更自觉没有一日懈怠过。大到八旗生计、河道漕运,小到普普通通的请安折子、贺折等,都必仔细看过,认真回复。这些年批阅过的奏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