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尝试,姜哲衍已经可以面对空教室,流畅地用中英双语做汇报了。 张成均出差期间,他还顺利在阶梯教室,当着一百多名同学,上了一节完整物理课。 整整三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找回了一点从前的感觉。 但所谓的更进一步,并没有说得那么容易。姜哲衍清楚地知道,自己最害怕的是什么。 因为纪光山在外出差,下一阶段的治疗推迟了几天。 纪光山这次接的活在香港,是交换那年带他做口音研究的教授推荐的。 口音是翻译避免不了的问题,世界各地的口音五花八门,译员很难深入了解。像纪光山这样做过研究的人,自然会有优势。 正巧这次会议的一位重要来宾是新加坡的企业家。因此这次机会,教授第一时间想到了他。 纪光山非常珍惜这个契机,花了两天时间听完往年的会议资料,然后查生词、背单词,走路吃饭都在听材料。 同传这一行,一旦走上正轨,不是在翻译,就是在准备翻译的路上,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 纪光山却乐在其中,享受这种连轴转的感觉。 这次搭档的同事是香港本地人,能说中英粤三语,标准流利、切换自如。 会议前一天,他和搭档见了一面。在酒店休息了一晚,翌日早上八点,会议准时开始。 这是一个儿童慈善基金会的十周年会谈,从最初成立到现在,他们已经资助了上万名先天残疾的儿童,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力。 会议现场,各地记者架着长枪大炮。同传箱的视角在侧面,能看清会场两层高的结构,视野非常开阔。 新加坡企业家的口音比想象中容易听懂一点,结合主办方事先提供的ppt,前半场翻译得很顺利。 没想到后半段,他在台上说嗨了,在ppt快要放完的时候,突然话锋一转,聊起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纪光山吓了一跳,听着他越说越激动的语气,脑中飞快闪过以前积累的医学名词,好不容易才跟上节奏。 翻译完这场汇报,总算迎来了中场休息。纪光山摘下耳机,如释重负地靠在椅背上。 一旁的搭档对他刮目相看:“听dr.chan说,你才毕业半年。能在实战中表现得这么好,真是有天赋。” “不敢,我爸爸是老师,学英语比较早。”纪光山检查了一下麦克风的开关,“你也很厉害,能做三种语言的同传。” “地域优势而已,你要是从小生活在香港,肯定也没问题。” 纪光山整理好桌上的文件:“我去拿点水果,你需要吗?” “不用了,我喝咖啡。”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