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同人]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

第180章


    第101章

    关于怎样帮助韩暨,郭嘉和荀彧商议了一下细节。

    韩暨是南阳郡人士,按照朝廷的法度,需要南阳太守出面举荐他为孝廉。南阳郡目前一部分在刘表治下,一部分在曹操治下。所以,现在有两位南阳太守,一个是刘表的人,另一个是留守宛城的赵云。

    赵云为人忠义,为官清廉。从来都不肯参与官员之间的互捧,这种互捧属于官场恶习,就是相互联姻的几个士族,甲举荐乙做官,乙举荐丙做官,丙举荐丁做官,丁再举荐甲的优秀子侄做官,就这样一代一代循环交替下去,大家共富贵,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这就是察举制的缺陷之一,也是汝颍名士长期占据着官场半边天的原因之一。满朝冠带遥相望,多是书院旧同窗。

    就连荀彧这么有原则的世家公子,王佐之才,也不能免俗。不过他举荐的人,譬如郭嘉、戏志才、荀攸、钟繇、陈群、杜袭等等,都非常称职。

    后世有人觉得荀彧只举荐士族阶层,局限性很强,怎么说呢?其实这年头还没有出现印刷术什么的,官学和士大夫开设的私学也不是黔首百姓能够入学的地方。书籍传播全靠手抄、人才储备基本都在士族。

    普通百姓读不起书,也没有门路上学,关键是求学也没用,负责察举人才的官员连世家大族都应付不过来,哪有空去关心一个黔首识不识字?所以,这是一个时代的局限性,荀彧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种大族之间相互提携的陋习,也直接导致:袁绍、袁术和曹操这些诸侯,都拥有一个汝颍名士智囊团。没办法,就是喜欢买一赠一,拖拽出仕。

    赵云看不惯这种风气,他担任南阳太守之后,已经有不少南阳大族盯上举孝廉的名额,想把他拉入互捧的小圈子。可惜赵子龙一身是胆,威逼也好,利诱也罢,对他一点作用都没有。

    这也是荀彧要找郭嘉帮忙的原因,韩暨能不能挤进今年春天的孝廉名册,关键还要看赵云怎么选择。

    赵云非常敬重郭嘉。不过尊重都是互相的,郭嘉并没有打算仗着他举荐过赵云,就要求赵云做这做那,甚至违背处世的原则。

    如果郭嘉没记错,这个韩暨应该是一个难得的务实型人才,史书上记载:这个人后来改进了冶铁技术,历经三朝,官至曹魏的司徒。临终遗言要求薄葬,避免劳民伤财,十分体恤百姓。

    郭嘉写了一封书信,把韩暨的事迹简要地附在末尾,让赵云不必拘束,把韩暨和南阳郡的孝子、廉吏放在一起比较,择优举荐。

    南阳郡的人口超过四十万,一年有两个孝廉名额。

    如果真有两M.ZzWtw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三国同人]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