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也想过一下当皇帝的瘾啊,于是揭竿而起。 朱棣沉吟半晌,“你有想法?” 黄昏笑问:“陛下心里没点想法?” 朱棣颔首,“你先说说看。” 朱棣信任黄昏,也打算重用黄昏,这个想法其实是经历过时间的考验,并没有受到清凉山刺驾事件的影响——那件事是他和黄昏两人一起输给了梅殷。 不能让黄昏一个人背锅。 朱棣现在是君王,不是藩王,现在也不是靖难时候,是个人才就赶紧用起来,如今天下才子皆在他罄中,是以在用人一事上不再急促,比如高贤宁,朱棣就一直将他凉着。 现在是治国,讲究长治久安,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一定要考验。 尤其是将要重用的朝堂肱股之臣,必须慎重。 又比如王振,明显是郑和的人,是可以重用的,但朱棣还是没直接启用,而是等下西洋之后再看,这就是要看看王振是否有能力成为他想要的人才。 若是有能力耀于朝堂,那就耀于朝堂。 若是没能力…… 丢给郑和,随便郑和怎么安排,就算是净身入后宫也好,毕竟身手不错,或者丢到东郊那个新建的狱房之中去,作为储备人才。 朱棣心中,终究还是不太放心锦衣卫,迟早要制衡一下。 到时候就需要大量人才。 对黄昏的考验,则从他开始走神棍路线开始,一直到钦差福建后才结束,在那之后,朱棣才彻底有了让黄昏耀于大明朝堂的想法。 若是黄昏没经过考验,朱棣只会让他当一个宠臣,而不是权臣。 宠臣和权臣,差距很大。 朝中臣子,要么是宠臣,要么是权臣,如今这段时期,既是宠臣又是权臣的,只有两个人,道衍和纪纲。 这两个人有资格。 像丘福、朱能等人,是权臣,而解缙之流,顶多算宠臣。 黄昏想了想,“不是要平叛么。” 朱棣眼睛一亮,欣喜的道:“你也这么想的?” 黄昏点头,来了精气神,很有些指点江山意气风华的神采,道:“现在真是国家需要藩王,也是陛下需要藩王为你分忧解难的时候,陛下在编修全书,又在准备下西洋,漠北那边又有蒙元余孽蠢蠢欲动,那些藩王平日里养兵千日,也该用兵一时了,他们不是有卫兵么,一个藩王有三护卫,一大堆藩王的卫兵加起来,也能去福建平叛了。” 这一招叫驱狼吞虎。 朱棣暗暗点头,这个想法和他不谋而合,所以说,朱棣真怀疑黄昏是他肚子的里蛔虫,什么事情都能想到一起去。 ?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