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挡住明廷的大军,什么都好说,以后刘裕降临,你我父子也是朝中重臣!” 刘敬宣眼神微动,说道:“他这是把我们父子当成盾牌,放在京口为他抵挡明廷兵马,儿子听说,明军兵多将广,尤其是李文忠,连萧衍都不是他的对手!” “陈霸先更是被他赶到江北……如此强敌,我们若是南下,只为了一些空口的官职就和明军对阵,孩儿感觉有些不好!” “还有,我们若是南下,泰兴怎么办?要是没有大军镇守,淮军、张士诚他们肯定会前来攻打!” 他考虑的十分周全,并没有被刘义隆的封官许愿迷惑心神。 北府军的十多万精锐才是真正的权柄,没有这些兵马,什么彭城侯、丹徒太守,都是虚的。 说道这里。 刘敬宣突然心中一动,问道:“父亲是怎么想的?莫非准备答应刘义隆的条件?” “哎!” 刘牢之突然叹了口气,说道:“为父和你来到这方世界,看似坐拥十余万大军,据守泰兴成了一方诸侯,实际上你我父子,都没有和其他诸侯争锋的能力!” “让为父统帅大军,决战沙场,为父自认绝不输于那些所谓的名将,但若是治理地方,争霸天下……我是真的不成,也没有这样的野心!” “一个泰兴,在为父手中只能勉强维持眼下的兵马,根本无力对外扩张,眼下城内囤积的粮草,也消耗了大半,若是不答应刘义隆的条件,咱们再过不久就要断粮了!” 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不用说就明白。 没有粮草,就算是横扫天下所向无敌的铁军,也会迅速的崩溃瓦解。 泰兴的粮草一直都很紧张,存粮更是军中最为核心的机密。 刘敬宣经常和父亲讨论军情局势,但也没有听到这些。 此时他听到存粮不足,脸色顿时变了。 “泰兴这地方,没有江南繁华,刘义隆说了,只要我军南下,丹徒一地的军政权柄,全部归于我手,这等于我们用丹徒换了泰兴,也不算太吃亏!” 刘牢之说道,即是在安慰自家儿子,也是在安慰和说服自己。 刘敬宣说不出话来。 在泰兴,他们父子说一不二,掌握十余万大军的命运,如果南下,就算刘义隆把京口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他们。 但肯定还会有各种手段来进行制衡。 再想说一不二就难了。 “父亲要三思啊!” 刘敬宣说道。他似乎感觉到,自己父亲对于江南有着一丝憧憬,而说起泰兴的时候,没有任何留恋…… 或许这也是刘牢之愿意南下的原因之一。 第373章 时运 刘牢之所在的时代,门阀士族处于鼎盛阶段,即便是出了一个刘裕后来冲破了门阀的压制成了皇帝。 他死了之后,刘宋就很快恢复了原样,和东晋除了国号不一样之外,朝中的权柄依旧是落入那些门阀士族手中。 门阀氏族在南梁时期依旧厉害,最后出现了一个侯景,这才掀翻了门阀士族的统治。 侯景之所以能纵横江南,并不是他有多强的能力,他起兵的时候只有八百人,但冲到建康城下的时候,兵马就成了二十万。 这些兵马,来自于受到门阀氏族压迫的普通百姓,来自于那些被杨蔑称为兵子的寻常士卒。 从三国东吴时期开始计算,江南百姓受到门阀士族的压迫,足有数百年之久,不知道有多少血泪和怨恨隐藏其中。 世族强大的时候还好,一旦有了衰退的迹象,这些压制的火焰便会一朝爆发,侯景之乱看似只是一个凶残大将起兵叛乱,实际上可以称之为起义。 刘牢之当然知道侯景之乱。 但他读书不多,看不到这么深层次的问题,他只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门阀鼎盛,所谓的皇帝和世家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他做梦都想让自己的门第提升,成为上品世家的行列。 这已经成了他的执念。 并且眼下江北的形势,对他已经非常不利,若是能渡江入主京口,正好摆脱眼下的困局。 至于渡江南下需要对上明军。 这对刘牢之来说反而不算什么,他自持指挥大军的能力,不输给那些名将,他有信心据守京口,让明军无法寸进。 “为父已经考虑的很清楚,渡江南下才是我军最好的出路!我们北府军和刘宋的兵马同出一源,合并也没什么!” “至于明军兵多将广……等刘裕降临了,以他的能力,岂会输给明军?为父只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