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不一定扛得住。 二来,王猛功劳已经足够大了,李跃不希望士族豪强垄断仕途,也不希望寒门庶族的势力太过膨胀。 其三,只有李跃这个大梁皇帝亲自去,才能让荆襄士民彻底归心。 “景略主事尚书台时日尚浅,不宜大动,只有朕亲自去一趟,襄阳士族豪强们才会放心。”李跃笑着婉拒。 王猛点头,“既然陛下已经下定决心,臣就不多言了,然则,有一点,臣不得不言。” “景略但说无妨。” “荆襄可下,江东不可取。”王猛言简意赅。 此战借江东政局不稳,荆襄叛乱迭起,给桓温一个措手不及,但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势灭了江东。 李跃还没好高骛远到这个程度,这两年江东也弄出了一个北府军,加上水军,还是颇有战力的。 魏武曹操都拿下了荆襄,却在赤壁吃了个大亏,葬送一统天下的机会。 江东这群人有个特性,北伐中原,战力拉胯,然而一旦面临亡国危机时,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 “景略所言甚是,朕此战只取荆襄,然后巴蜀,最后江东。” 饭要一口一口吃,行百步者半九十,越是最后关头,越不能掉以轻心。 梁国国内也不是高枕无忧。 人口比例上,华夏占六成,夷狄占四成,一旦经历一次赤壁之败或者淝水之败,国中肯定会有人起兵造反。 不要低估这年头人的胆量,几千人就敢称王称单于,万把人自称天子的多如牛毛。 虽说大梁不会如前秦一般轰然倒塌,但南北朝的格局就此建立。 拿下襄阳、江陵这两个战略重地,根本用不着急着进攻,江东也就苟延残喘而已。 军情紧急,李跃也就不等朝廷决议了,该独断专行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犹豫。 如上次一样,太子李俭监国,王猛辅之。 驻扎在洛阳的五万黑云军,李跃带走四万,浩浩荡荡南下,同时传令庐州邓遐、淮州梁啸,攻打东关,给江东压力,让他们无法驰援荆襄。 迁都洛阳后,大军南下方便太多。 一出伊阙,数日间便进入南阳,与徐成所部会师,一起南下。 南阳一过,便近汉水。 前后行军不到七日,前锋已经到达前线。 而此时桓温返回武昌,正陷入三难之中。 南面,武陵蛮与长沙妖贼闹的愈来愈凶,围攻郡县,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其中,这帮人闹起来,成了气候,对荆襄的威胁也不小。 北面梁军正在猛攻襄阳。 东面,原本快要就范的江东士族又坚挺起来,将太后褚蒜子推到了前面,坚决推举司马奕上位。 皇帝司马丕躺在病榻上还没死,就已经被抛弃了…… 关键时候,桓温犹犹豫豫的老毛病又犯了,干脆屯兵于武昌,静观襄阳、江陵之变,同时也能给江东一些压力。 望着地图上乱成一锅粥的荆襄,李跃冷笑一声,“桓温何其愚也,此时不来支援襄阳,反而顿兵武昌,贻误战机,荆襄必为朕所取!” 徐成道:“桓温定是想凭襄阳消耗我军,待我军疲惫,他以逸待劳,率精锐溯汉水而上,击溃我军。” 襄阳城之坚固早已深入人心。 秦彪、糜进围攻多日无果,桓温的确有在武昌按兵不动的底气,但这更多是从政治上考虑的,想要东西兼顾,两头都占便宜。 只是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 “今时不同往日了,襄阳城保不了他。”李跃望着身后的牛车,在地面上轧出深深的辄痕,上面放着新打造的配重式投石机。 当然,一场关系天下形势的大战,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取胜的关键,还是将士们对胜利的渴望。 桓温不来驰援,李跃的数万大军从容抵达樊城。 秦彪、糜进两个主将前来迎接,“臣等无能,还是未能攻破襄阳,请陛下降罪。” “你二人兵力一共也才两万,拿不下襄阳情理之中,何罪之有?”李跃没有怪罪他们。 非但无罪,反而有重创江东水军之功,将汉水牢牢捏在手中。 “谢陛下!”二人拱手,不过气氛有些低沉。 李跃目光扫过诸将,落在自己儿子李佑身上,几年不见,颇有大将风范,一脸坚毅之色,已经是个合格的军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