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角度来讲,它灰败,苍凉,不但不美,甚至让观者有种不适感。 女舞者穿一袭红裳,路易.奈非斯理解为,那是嫁衣,那一抹嫁衣红的那么的刺眼,凄厉,而她的妆容,是艺伎式的,刺眼的白,衣服和妆容都不美,甚至可以说,舞台上没有一丁点的东西是美的,它让观众极为不适,甚至可以说,它刺痛了观众. 倒不是说这场歌舞剧不好. 相反,它非常好. 舞者抛弃了行式上的美感,场景打破了常规,它彻底的把观众引入了一场悲剧之中,它在路易.奈非斯看来,是一部比较完美的歌舞剧了. 这时,路易.奈非斯以为歌舞剧就要结束了,他已经准备好鼓掌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高潮之后居然还有高潮。 它还有个尾章,而这个故事的尾章,再次让他眼界大开! 其实尾章《化蝶》才是《梁祝》的点晴之笔。 须臾间,两位舞者换回青绿衣,在一片惨白的场景中,又重新跳回了开场时那仿如蝴蝶一般的翩然舞姿,舞还是开头的舞,人还是开头的人,音乐,也还是开头的音乐,音乐是那么的缠绵欢快,但场景却又那么的凄凉。 它昭示着此刻在舞台上的一切美好,都只是一个梦。 而这个首尾相呼应的梦,在瞬间,将整个故事再次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 “papillons!”路易. 奈非斯轻声感叹,笑了起来:“上帝啊,怎会有如此浪漫到让人无法形容的故事。” 哪怕没有人讲解,外宾也全都看懂了。 不约而同,掌声如雷般迸发。 这是一出悲剧,一出让所有外宾感叹的,精彩纷呈的东方悲剧。 俗话说的好,喜剧是易逝的,只有悲剧才是永恒的。 《茶花女》是悲剧,《梁祝》也是。 而在这一刻,路易.奈非斯不得不承认,《梁祝》是一部堪比《茶花女》的伟大作品,其精神内核,其浪漫程度,当比《茶花女》还要高。 也就不怪陈思雨说,她的故事能与他的比肩了。 路易.奈非斯虽然不太愿意,但不得不认同,陈思雨不单单是个舞者。 她确实有极强的编导能力。 从剧情到舞美再到服化道,她展示给他的,是一篇精彩绝伦的作业。 虽然他内心依然高傲,但在此刻,在观赏完全剧后,作为老师,路易.奈非斯终于愿意承认,陈思雨是一个非常优秀,且有才华的后辈了。 他不是王子,她也不是公主,他们是并肩而立的文艺工作者,艺术家。 此时快要谢幕了,路易.奈非斯感慨万分,对冷峻说:“真不敢相信在东方,也有如此伟大的爱情故事,也许你不相信,但今天是我第一次知道,在遥远的东方,人们也会拥有爱情。” 他于东方的认识,来自于爱因斯坦的描述。 懦弱的,迟钝的,或者王奇那样软骨头的男人,以及为了生存,而被抛弃女性特征,以男性一样的强悍活着的女人。 他是基于这样的印象才来拯救陈思雨那样一个,极具天赋的芭蕾舞者的。 为了拯救她,他甚至愿意放弃做一个单身贵族,步入婚姻。 但《梁祝》让他意识到,在东方也曾有过那么浪漫,唯美的爱情。 这爱情让他意识到,东方不是他想象中的落后愚昧,它拥有灿烂的文明。 蝴蝶一样轻盈的舞蹈,跨物种的,双双化为蝴蝶的故事,让他新奇极了。 他喃喃的说:“天啦,这个故事太浪漫,太美好了,我急需要了解这段故事的历史,我需要知道关于它的一切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