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经常有这样一组对话。 "小梅,你费头,多吃个鸡蛋。" "妈,我不是废头。" …… "红军,你练字儿也费头,多吃块肉。" "春香,我不是废头。" …… 李父的名字就叫李红军,在这个家里,也是好多年没有被老伴直呼其名过,都快被家人遗忘了。 尽管总是被称为“废头”,李父的毛笔字,还是在突飞猛进的提高,同样费头的李母,在这个假期里,认了几乎有五十个字了。 原本空着要张贴李小梅奖状的那面墙上,暂时就糊满了旧报纸,旧报纸上又写满了硕大的毛笔字。 李国庆和李小红是在初六开始上班的,李父是从初八开始上班。大年初十的时候,从省城里又发来了一批牛仔布料和新款的春装,李小梅又开始了忙碌,加班加点的缝制衣服。李母则经常去店铺那边转一转,把里里外外的卫生打扫一下。原本打算的正月十六才开门营业,结果街坊邻居们有不少来问、来打听的,都盼着红梅服装店开业呢。所以,李母又改了计划,要在正月十三就开门营业,她说:"现在日子都过得好了,有不少人等着买衣服,打算正月十五的时候也穿新衣服呢。" 总在家闲着,浑身骨头都觉得没劲儿,所以服装店开门,李母变得兴高采烈。李父专门陪着她在正月十三一早过去,挂好了衣服之后,在店铺门外,还挂了一串两千响的鞭炮,在轰轰烈烈的鞭炮声里,开始了新的一年挣钱之路。 因为还在年节期间,每天,李母是上午9点之后才去开门,然后下午4点钟,就返回家里来了。李母感觉很轻松,自己完全能够应付得了,只是有一件事始终闷在心头。 "小梅,我今天又打听了一回。对门那一家,原来的包子铺,现在不是开始装修了吗?也想仿照着咱家做大门大窗,后来因为没钱,只是简单的粉刷了一下。我听说,他家也想做衣服买卖。哼,还不是看着咱家生意红火,眼红跟风啊。" 至于对门这家包子铺改换为服装店的事儿,小梅倒是很看得开,还因此劝慰母亲:"妈,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如果咱这趟街,全部都是卖服装的,那生意才能真的算红火呢。" 有人要跟自家抢生意,小梅还能瞎乐呵,李母实在是理解不了,看着闺女对此不怎么放在心上,便也略过这个话题了。 不过说真心话,小梅倒是觉着,对门那一家包子铺改换门面有些可惜了。因为他家的包子做的味道很不错,价格也公道,周围人到他那里去吃饭的特别多,即使是没空不在店里吃,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从店里要了回家去吃的,也都不少。 老街嘛,都是居民区,人员很多,流动性也很强。所以,做小吃的生意,向来是不错的。小梅当初买下这个房子的时候,也曾经想过继续卖吃的东西,可惜她对做吃的不擅长,只能开服装店。 所以,像对门这家一样,放弃自己本来擅长的、有雄厚基础的行业,再转行去做全新的领域,小梅确实觉得有些可惜。 然而,这份可惜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李母回来又报告了新的信息,何止是对门那一家包子铺要改行开服装店了,跟红梅服装店隔了两家的一个铺子,连装修的程序都省了,直接收拾收拾,已经开始进服装、挂服装了,也是改行做服装店。 "这是都瞧着咱家挣钱了,比他们卖吃的东西红火,哎哟哟,全改成服装店了,全来抢咱家的生意了。"李母提起这事儿就头疼,照现在这种趋势,这趟街成为小梅盼望的服装街的那一天可不远了。 "妈,你千万别慌,你自己想想,虽然有这两个服装店开张,咱家的生意受大影响了没有?" "这两天没受影响,等他们卖顺了手,那还能不影响吗?"李母数着钱匣子里的钞票,没办法说是少挣钱了。但是,这心里始终是不痛快,毕竟她是亲眼看见,有不少人也进那两个新开的服装店里去了,而且也有从那里买衣服出来的。 如果他们卖掉的衣服,都是自己家销售出去的,是自己挣钱,那该多好啊。 154好久不见想不想念 小梅不由得笑起来,提醒李母:"邻居家的店铺开张了,您没去随个份子,道个喜吗?"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