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瞪着眼睛,自以为很严肃端正的说,“师兄!我再过两年就加冠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言下之意是不能在像逗小孩一样捏他的脸了。 洛明川轻咳一声,正色道,“是,师兄知道了。” 他把手背在身后,指腹轻轻摩擦,好像还残留着柔软的触感一样。 但是经过刚才一闹,殷璧越也不再沉闷,重新打起了精神。 他方才确实震惊,因为记忆中,洛明川还不曾与人开玩笑,褪去了平日持礼端正的样子,好像……更加真实鲜活了。 但不管是怎样的师兄,都是他的师兄。 而自己也会越来越强,就像师兄一样。 ********* 深山藏古刹。 兴善寺作为‘佛门双寺’之一,论起传承与正统佛法,更在皆空寺之上。是天下佛修心向往之的神圣之地。 世间最接近佛的地方。 然而此处不是恢宏的大殿,也不是堂皇的佛光阁,只是一间偏僻的禅房。 古梁朽蚀,昏灯明灭。 案前坐着掐念珠的老僧,形容枯槁,眉目慈悲。 他将纸笺放在跳跃的烛火上,顷刻便成了飞灰,被窗户里灌进来的夜风吹散,踪迹再难寻。 就如他修佛多年,世事如过眼云烟。 立在他身旁的灰袍僧人欲言又止,“师叔……” 老僧宣了一句佛号,缓缓道,“心有佛理,杀人救人皆是慈悲。掌院先生与无妄大师,也与我做相同的选择。” 年轻的僧人垂下眼,“弟子受教了。” 第57章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缇香山脉是南北走向,愈往南去,秋林间的景致愈发斑斓。 墨绿与金黄,交织着血红的枫叶,透过白霜与雾霭,更显得明丽多彩。 两人走到山巅时,目之所及,山下红枫绵延。风过簌簌摇曳,如惊涛拍岸,潮声阵阵。 洛明川笑道,“过了这座山,就是兴善寺了。” 殷璧越举目远望,遍野红枫之中,依稀可见山腰上碧瓦飞甍的影子。 就像一颗明珠,缀在翻涌燃烧的火海之间。 道魔大战和天劫之后,很多强者陨落,很多宗门在战火中断了传承。现在的大门派,大多是在天劫之后的‘末法时代’才逐渐兴起,发展壮大的。 兴善寺则不同,兴善寺虽然没有亚圣,但传承从未断过。论起佛法正统,更胜有亚圣无妄法师的皆空寺。 殷璧越未曾与佛修打过交道,折花会上的印象也只停留在行事低调,沉默少言上。提起‘佛门双寺’,许多人想到的只有慈悲两个字。 洛明川心中想着兴善寺医修妙手,师弟的白发之症或许将有转机,不由放松下来。 寺院依山而建,远望去青灰的屋顶,杏黄的院墙层层叠叠,绵延一片。 这样大的寺院里,少说也有上千僧人修行。 然而山门并不如何壮阔,与其他大门派相比,甚至显得有些寒酸。 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雨雪,最上端正刻着的‘兴善寺’三个大字,只余轮廓,早看不出最初的笔锋顿挫了。 但就是这般光景萧瑟的石门,却依然保留着‘诸圣时代’的原貌。 三门并立,中间一道殿堂式重檐大门,两边各有一道小门,象征涅槃解脱的三种法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是那时典型的寺院建筑风格。 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看到一个门派的历史与荣光。 明黄袈裟的年轻僧人站山门外,眉目沉静。 他看到山路上并肩而来的两人。分明穿着一样的沧涯道袍,气度却截然不同。一人君子端方如暖玉,一人白发冷眸如寒冰。 年轻僧人想到诵过的经文,“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君子端方也好,不近人情也好,不过是表象,又如何能代表一人的本质。 他宣了一句佛号,迎上前去,“二位施主,请随小僧入寺。” 殷璧越和洛明川一怔,想不到会有人等候相迎。但随即想到寺中有高僧住持,这座山的动静尽在指掌,怕是他们的来意也早已猜到。 洛明川行了一礼,“劳烦了。” 年轻僧人侧身避开这一礼,道了声‘阿弥陀佛’,领他们进入山门。 殷璧越踏过山门的瞬间似有所觉,蓦然回头,看见高大的石门上,刻着‘苦海无边’四个大字。或许是错觉,他觉得这四个字,比正面刻着的‘兴善寺’要清晰许多。 年轻的僧人低眉垂眼,领他们绕过重重佛堂,一路上不时有灰衣僧侣停下向他行礼。 殷璧越两人才知这僧人辈分不低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