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有幸见过一眼王右军的《兰亭集序》。虽说与这篇《十七帖》字体不一,但同为一人之手,两幅都颇具气度,可看出是一家的风格。” 付明理直气壮,宋衍不由笑了。 他的一口小白牙格外惹人眼:“付大人谬赞了。这副《十七帖》是宋某当年临摹之作,能得付大人如此夸奖,真是愧不敢当。” 付明一时没听清,他的话脱口而出,嘴巴比大脑反应更快:“什么?” 这时候,许多看热闹的翰林学士也都凑了过来。每个人表情各异,连刚才讲话讲得头头是道的黄大人也怔住了,他一双眼珠子瞪得溜圆:“这是你写的?” 宋衍轻描淡写道:“是宋某十七岁的一时戏作,想不到能得几位大人如此高看。尤其是付世子,竟拿宋某与一代书法大家相提并论,我怎么敢当。” 付明的面目涨成了一张猪肝色,他拿着《十七帖》的手都在发抖,他正想说“凭什么说是你写的”,宋衍却像有了读心术一般,率先开口道:“因为是临摹,所以下角王右军的刻章可以抹掉,付世子拿点茶渍试一试便知。” “宋某写字还有个习惯,会在最后一字放笔时带钩,这也是这副《十七帖》与王右军的真迹,最大不同之处。” 宋衍放笔时的那一小勾无伤大雅,若不是极为熟悉《十七帖》真迹或者极为熟悉宋衍的人,还真看不出来。 可被他这样一提,刚才那几个言之凿凿这《十七帖》是真迹的翰林立刻便察觉了最后一笔奇异的地方,很快就有墙头草说:“你们看,这郗司马帖里的‘示复数字’还真有勾,挺明显的。” 宋衍道:“这是我喝醉了所做,比平时写字较为豪放,付大人眼拙,一时看不出,实属正常。” 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付明却是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付明也是堂堂的伯府世子,几时出过这样的丑。宋衍看着山水不露,没想到实际心机这么深。 他若早说是他所做,付明怎会当着一众同仁的面,对这幅字大夸特夸。等大家伙儿夸完了,好嘛,这时候宋衍冒出来了,说是他写的,还不是明着给自己提高身价! 现在宋衍风头出尽,付明却是颜面扫地。 让他以后还如何在翰林院做人! 这事儿,因为旁观者众多,所以传出去的速度也很快。 别小瞧了文人,文人可是八卦得很。否则从古至今,怎么会传下来那么多风流轶事,那不都出自文人之手。 这翰林院里的人,不仅能说会道,接触的层面也都挺高。 不足一天,翰林院的首席院士也听说了此事,还将这事儿当乐子说与萧乾听了。 萧乾原本就看中宋衍,觉得此人年纪轻轻便颇具才气,是他日后打算重用的人。 现在听说付明把他的手笔当成王羲之的真迹拿出来炫耀,不禁乐了,萧乾特地赏了宋衍一笔银子,说是“鼓励他苦习书法,超赶前人”。 这事情一旦经过了御前,那曝光率就大了,小道消息也更多了。 很快传遍整个京城。 有人说“付世子傻,不仅看不出王右军的真迹来,还拿假货在真人面前碍眼”,也有人说“宋衍特厉害”,说连“皇上都夸奖了宋小状元”。 反正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偏向宋衍,倒把宋衍的身价又抬高了。 这事儿,传到现在还是一件好事。大家虽然觉得付世子不大聪明,可也就是觉得他眼神太拙劣,谁都没个坏心。 风声会变,是因为后来,又传出了另一件事。 不知道是从谁嘴里说出来的。说这王右军《十七帖》的真迹,其实是在姜大人府里收藏着,姜大人心疼女儿,于是在女儿出嫁之时,将《十七帖》做了女儿的陪嫁。 姜知行一共两个女儿,姜淮姻虽然也嫁了人,可是她嫁给萧霖的时候,姜家已经被抄了家,就算姜知行想多给点嫁妆,也有心无力。 所以这个传闻中的女儿,只可能是一个人,那就是姜淮娡。 姜淮娡是谁呢,刚好是这事儿的主角之一,付世子的前妻。 先不说这传闻是不是真的,紧接着又有人说了。 既然真迹被姜淮娡陪嫁进府,那么你付世子是真傻还是假傻啊,真迹在你自己个府里你却不知道,还赔钱买了个假的出去大加炫耀。 脑子有问题吧?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