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夫妻,站在一个小孩身后。 那小孩儿行了礼,仰着头对着段九渊开口:“姚华,崇州人士。段大人,您看,是您先考我,还是我先考您?” 段九渊:“……?” 姚华朝着段九渊解释:“是这样的。教主对您的才华非常仰慕,觉得您当我的先生,这事还算比较妥当。但是拜师总归要双方都乐意才成,就让我爹娘带我来京城了一趟。” 条理清楚。 就是教主是什么? 段九渊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舒娘?娘娘?” 他又看向后头两个大人。 姚旭开扇子:“崇明教二当家,姚旭。旁边是我妻师氏。娘娘介绍来的。” 段九渊看向这三人,最终还是将视线落在了不卑不亢的小家伙身上:“已考过一场童子试?觉得可难?” 姚华点头:“有点。笔不太好握,差点没写完。” 因为年纪太小,握笔写字比常人慢很多。 不过,别人眼中的难,和姚华眼中的难好像不太一样。 他侧身让开:“先进来再说,我要考的东西一时半会儿可考不完。你要考的,想来也一样。” 姚华走进了门。 身后姚旭和师华对视一眼,也跟着一道走进了门。 大半天之后,连良辰吉日也没选,什么杂七杂八的流程都没走。 送钱,倒茶。 一对师生就此结缘。 段九渊和姚华相见恨晚,颇为感慨。 原来这世上真有天赋奇才,且有才者不止一二。 第160章 光阴似箭。 转瞬十年。 崇明教在海外各国生意越做越大, 教内人员不仅仅是寻常天丨朝百姓,还有了不少异国人。 天下书院四起, 有朝廷督办和民间自办, 崇文同时一样尚武,逐渐发展。 百姓耕种产量远大于十年前, 偶有一亩产量两三倍甚之过往。 此等盛世, 并不仅仅是单单一个国家的自我盛世,还是相对于他国而言,甚至是带起了他国的盛世。 沿海各国各自发展, 相互往来, 竟隐隐有了别的工学发展,是即便舒浅都不曾预想得到的。 其中最为好笑的一件事, 莫过于崇明教竟是靠着卖捕鼠器, 在遥远的欧暹巴等国大赚了一笔, 原先不过是返乡的伯恩斯, 就那么顺其自然成为了一代销售商。 佛郎机国君主是其附庸国的国民,在前些年打仗输过之后,又面临了打仗赢来那些个国家的反抗。 再其后逐渐自我发展,倒是更加安稳了一些。 一年年过去, 万邦来朝不再是寥寥几个或者十几个国。 朝廷的《外国传》中,已有了好几册。 船运一日比一日方便的同时,陆运也逐渐方便了起来。北方不少州府土壤依旧贫瘠,但玉米等不需要极为富饶土壤的粮食依旧能够得到丰收,余下的百姓不再局限于农田, 而能够加入到了运镖等事业之中。 朝廷上北方人也逐渐增多。 南方经济繁荣昌盛,在两京制的带动下,逐步实行州府对接策略,一州带一州从而发展。 科举三年一办,更是才人辈出。 这年更是出了一个十六岁的解元,举人中名符其实的第一,惊才艳艳,震撼京城。 然后第二年会试,没去考。 理由是年纪太小,被他先生和家里父亲强按着不准考。名义上是说这个年纪就考容易太傲,不妥,还要磨练一下心智。 事实上是解元这个年纪去考,就算到了殿试,皇帝也会由于他年纪过小,而特意不给第一。那没了六元及第,亏大了。 要知道这个小家伙已经拿下了四个第一,就差两个凑个齐整了。 一时间那年会试的众人竟是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羞愤。 这事传到萧子鸿那儿,萧子鸿想了想他确实不会给姚华第一,和舒浅当笑话讲了。 给了这孩子第一,要是没有压倒性的文章拿出来,不得已服众。即便是拿出了好文章,回头上了朝廷,众人对他情感也颇为复杂,不如再压压。 于是又等三年。 皇帝昭告天下,准备要退位了。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