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就说老二:“虽然李仙儿也不是东西,但至少比你大哥好了太多。靠你大哥种地,好家伙,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起来才悠闲的烧水泡茶,喝两壶茶之后才下地。到地里干不到一个小时,就得回家。”她说着,就学金满城的语气神态,“不行不行,我这身体不行,太阳太毒了,晒的人头晕。” 清平就捂嘴笑,自家大伯真就是这样的。 本来趁着天凉,大部分人都是早上五六点下地,干到十一点左右。回来做饭吃饭,然后歇晌,到了下午三点多,热气开始慢慢的退了,又下地,一直到晚上七八点,天黑下来确实是看不见了才回家。 谁像他似的,下地都九点多十点了,然后十一点准时跟大家一起回家。晚上六点下又下地,然后七八点钟回家。 这么伺候庄稼,庄稼能有收成吗? 他是年年种庄稼,年年赔本的一个。 反倒是李仙儿,早上四点起来去幼儿园,要赶在七点半给孩子们把早饭做出来。那么多人,吃完了还得收拾碗筷。收拾完又是第二顿饭。反正是一天几乎是没有清闲的时间。直到下午五点半吃了晚饭,孩子们放学,她收拾利索厨房。回到家就是六点半七点左右,偶尔还趁着天没黑透下地帮着干上一会子活儿。 夏天最热的就是厨房,冬天是起的早,半夜三更就爬起来敢夜路。反正一到冬天,那脸蛋就生冻疮,手就更不能看了。 别管性格怎样,人品怎样,这至少是想办法养家糊口着呢。 英子就跟清平为李仙儿说了一句公道话:“……人家都说你大伯母爱个小偷小摸,她不偷不摸,该咋活。家里那爷俩指着她养活呢。真有钱了,稀罕那三瓜两枣的?一把米,二两醋的,给你妈我,我都嫌费事,懒的拿。谁没事偷那个干啥?说到底还是穷!你大伯是不争气,才四十多岁,你就是给养猪场拉大粪去,抽空一个月也能挣七八百,还把家里的地照看了。” 清平听了一肚子的是是非非,她觉得她把这些都收集起来,将来就写一本小说,叫做《我们村的那点事》。 然后到了京城,又坐在沙发上,跟清宁和小姨,说这些八卦。 把清宁听的乐的不行,“……我当时还以为谁故意跟我捣乱呢。谁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反正等到二月二订婚那天,谁都不可能赶回去。 礼金桐桐跟英子说,随他们的溜子上礼就行了。 但也有为难的事,比如,这是弟弟结婚,你说这当哥哥姐姐的,是不是得也得上礼金。 这把清宁和清平给难住了。又打电话给清辉,问他:“你上礼不上礼?” 清辉哪里知道? 你们都不懂,我就更不懂。 清平就说:“当时清丰结婚的时候,咱们是啥也没给的。” 清宁就说:“但那时候你不是没订婚吗?现在你订婚了,就是大人了。而我这边……那时候我还不算是大学毕业,但现在虽然没毕业,但是读研了,咱老家那边的人都说我是造飞船的,还不定都在传我一个月挣多少钱呢。一分都不往出拿,好看吗?” 这么说也有道理! 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谁爱说啥去就说啥去,老家跟他们的生活离的远了,谁在乎? 可他们不在乎,但是家里的长辈在乎啊! 别为了这点事叫人家讲究咱的不是。 然后清宁就问她妈:“你说我跟我姐这样的,咋办?” 林雨桐就说:“你大伯给你打电话了吗?” 嗯? 什么意思? 林雨桐就说:“这上礼不上礼,是有讲究的。人家专门跟你说了,通知你了,那你这事非行不可,除非想断道。要是人家没专门通知你,那你就不用管。你没结婚也没成家,跟严格也没订婚这些仪式,他应该不会给你说的。” 清平问英子,英子也是这么说的。你们没成家,就M.zZWt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