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流芳百世。 御医院那些医术的著作者,也是让他们这些御医很敬佩的。 不过写字他会,写书他不怎么会啊。 余柏林正好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便和席御医讨论起来著书的事。 他虽说算不上神医,但对国医也有涉猎,能自己给自己开药,医治一些常见病症。 即使他不是学医出生,但后世的一套医学研究的流程,他还是略知一二,比如如何计量如何试验等等。 后世国医在计量和效用上被许多人质疑,若是早早的引入其中概念,早早将国医从传统引入现代化,也不至于那么多国医黑闹着废除国医了。 华国这么多年就靠着国医医治病人,国医总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大概是因为都闲着,留守的御医和军医也纷纷加入进来。 虽然不传外人,但是在水准相当之人中,这帮大夫们却一点也不藏私,经常互相交流。 在御医院他们就经常切磋医术,军医之间也经常互相切磋医术。 所以两者在一起,气氛也很融洽。 大概学医的人,特别是敢于动刀子做手术的人,骨子里都并不守旧。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余柏林的建议,并且开始很有兴致的着手试验。 余柏林专门给他们找了一处地方供他们作为工作场地,然后他就忙于公务不管了。 至于这会不会成为后世国医走入现代化的开端……就看那群大夫们能研究到何种地步了。 第105章 德王大胜得归,皇帝陛下本来想让封蔚直接回京城。不过考虑到后续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封蔚还是先回的北疆。 余柏林如同之前所承诺的一样,在关外等候封蔚和大宝归来。 大宝作为运粮官,在封蔚一不留神就打到边境线外时,吃了许多苦头,也得到许多磨砺。 在封蔚打过界的时候,大宝虽然心中疑惑,但既然父皇和余柏林都没有表示异议,大宝认为,即使他不懂,但其中也有需要打的道理。 之后割地赔款,让大宝确定了这一点。他想,大人们真厉害,他还有的学呢。 其实封蔚只是突然头脑一热,任性了一把而已。而皇帝陛下也只是突然头脑一热,热血了一把而已。 至于余柏林,是纯粹为两人善后而已。 嘛,算了,结果是好的,那就没关系了。 封蔚为了见余柏林,特意在到达关口最有一次驻扎的时候,特意把自己打理了一下。要是脏兮兮的去见好久好久没见到的余柏林,封蔚多不好意思啊。 大宝也好好打理了一下自己。他也不能让余柏林担心。 看着两位大佬这么做,其余将领也不由自主的打整了一下形象。 要见到北疆父老乡亲了,还是精神点比较有面子。 所有将领们都这么做了,士兵们也有样学样,把盔甲和武器擦的亮亮的,不但自己洗了澡洗了头,把马匹战车也擦的干干净净,第二天行军的时候还特意放满了速度,就为了保持形象。 咱们可是得胜归来,不弄得亮堂一点,还以为是逃兵呢。 这么一打整,效果肯定是有的。 余柏林远远望去,这一军队军容整洁,看上去就十分有气势。虽然没有风尘仆仆血腥气冲天来的震撼,但看着却另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压力。 余柏林早就在关外摆好了酒,待封蔚等人归来的时候,余柏林率领众官员齐齐跪下,迎接德王和太子得胜归来。 其余围观百姓也跟着跪下,哭着说着祝福和感激的话。 余柏林等官员听得心头一酸。 鞑靼肆虐,这些边疆的百姓们感受最深。因此在大军得胜,甚至一举打破整个北疆割据,几乎百年内,北疆不会有战事,这些边疆的百姓们心中自然最为高兴。 在京城高官嚷嚷着劳民伤财,算计着每年边疆的损失和军资的消耗哪个更划算一点的时候,这些边疆百姓们,正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家破人亡。 在京城高官眼中,所谓边疆损失只是一个个文字,一个个数字。在边疆人的眼中,这些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m.ZZWtwX.COm